\id MRK - 免费的易读圣经 Free Easy-to-read Bible \ide UTF-8 \h 马可福音 \toc2 马可福音 \toc1 马可福音 \mt 马可福音 \c 1 \p \v 1 这里讲述了上帝之子耶稣基督福音的初始。 \p \v 2 正如以赛亚先知所写:“我派遣使者提前来到,备好你要走的道路。 \v 3 在荒野中有人在呼喊:‘预备主的道,修直他的路!’”\f + \fr 1:3. \fr*\ft 见《玛拉基书》3:1 和《以赛亚书》40:3。\ft*\f* \p \v 4 施洗约翰出现在荒野中,宣讲悔改\f + \fr 1:4. \fr*\ft “悔改”原意为“改变主意”,但在这里也体现出旧约先知的呼吁,即让自己的子民回归主,放弃虚伪的宗教思想和恶行。\ft*\f*的洗礼,因此救赎罪行。 \v 5 犹太和全耶路撒冷的人都来到他身边,承认自己的罪,在约旦河里接受他的洗礼。 \p \v 6 约翰身穿驼毛衣服,腰束皮带,以蝗虫\f + \fr 1:6. \fr*\ft 此处也可能是槐豆,与“蝗虫”拼写相近。\ft*\f*和野蜜为食。 \v 7 他这样宣讲:“在我之后将有一人到来,能力远比我强大,我甚至连弯腰给他提鞋的资格都没有。 \v 8 我用水给你们施洗,他却会用圣灵给你们施洗。” \p \v 9 这时耶稣从加利利的拿撒勒前来,在约旦河里接受约翰的洗礼。 \v 10 他从水中出来的那一刻,天裂开了,圣灵如鸽子般落在\f + \fr 1:10. \fr*\ft 或“进入。”\ft*\f*他身上。 \v 11 天空传来一个声音:“你是我的爱子,你让我喜悦。” \p \v 12 圣灵随即将耶稣派到荒野。 \v 13 他在那里将待上四十天,受到撒旦的诱惑,身边是各种野兽,还有天使来看护他。 \p \v 14 之后,耶稣在约翰被捕后来到加利利,宣讲上帝的福音。 \p \v 15 他说:“预言的时间已到,上帝之国已来临\f + \fr 1:15. \fr*\ft 也可能是“上帝的统治已经开始!”这里的王国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某块领地,而是通过耶稣的降临恢复了上帝的王权和统治。还需注意的是,原文的动词时态表说明,这个国度并不是即将到来,而是会随耶稣的到来已经降临。这加大了悔改的紧迫性。\ft*\f*,要悔改并相信福音。” \p \v 16 耶稣沿着加利利海边行走,看见西门和他弟弟安得烈在海上撒网,他们靠打鱼过活。 \v 17 耶稣对他们说:“跟从我吧,我要让你们成为获得人的渔夫。” \v 18 他们立刻丢下渔网,跟从了他。 \p \v 19 耶稣稍往前走了几步,看见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弟弟约翰,正在船上整理渔网, \v 20 耶稣召唤他们,\f + \fr 1:20. \fr*\ft 隐喻之意。\ft*\f*他们立刻离开父亲西庇太和雇工,跳下船跟从耶稣而去。 \p \v 21 他们去往迦百农,耶稣随即在安息日进入会堂向民众宣讲。 \v 22 民众对他的教导感到惊讶万分,因为他宣讲的方式非常权威,不像是其他的宗教老师。\f + \fr 1:22. \fr*\ft “宗教老师”或“抄经者。”但这里所指的人不止是抄经者。这些人还要有权解释圣经,花时间指导人们遵守宗教律法的要求。\ft*\f* \p \v 23 忽然,会堂中一个被恶灵附体之人开始喊叫: \v 24 “拿撒勒人耶稣,你为什么要来打扰我们?你是来毁灭我们的吗?我知道你是谁,你是上帝的圣者。” \p \v 25 耶稣打断恶灵的话:“住口!从他身上出来!” \p \v 26 恶灵尖叫着,使这个人陷入抽搐,并从他身上出来。 \p \v 27 众人都很惊讶,对彼此说:“这是什么?这新教义的权威太大了!即使恶灵也服从于他的命令!” \v 28 耶稣的名声立刻传遍加利利一带。 \p \v 29 他们走出会堂,与雅各和约翰一起去往西门和安得烈的家。 \v 30 西门的岳母此刻正发烧躺在床上,众人把这件事告诉了耶稣。 \v 31 耶稣走到她面前,拉着她的手,扶她起来,高烧立刻退去,于是她开始为众人做饭。 \p \v 32 黄昏过后,有人不断把生病和被鬼附体之人带到耶稣面前。 \v 33 全城的人都聚集在门外。 \v 34 耶稣医好了很多人的疾病,驱走很多恶鬼。他命令恶鬼不要说话,因为鬼知道他是谁。 \p \v 35 次日凌晨,天还没有亮,耶稣便起身来到荒郊野外进行祷告。 \v 36 西门和其他人去寻找耶稣。 \v 37 找到他后就对他说:“大家都在找你呢!” \p \v 38 耶稣对他们说:“我们必须到附近的其他城镇去,这样我就可以在那里传授福音,我就是为此而来。” \p \v 39 于是他走遍加利利各地,在会堂里传道,进行驱鬼。 \p \v 40 有一个麻风病人前来寻求帮助。他跪在耶稣面前说:“主啊!如果你愿意,就能治愈我。” \v 41 耶稣动了怜悯的心,便伸手摸他,说:“我愿意,你治愈了!” \p \v 42 这人的麻风病立刻消失了,他痊愈了。 \v 43 在那人离开以前,耶稣认真地警告他说: \v 44 “不要向任何人讲述这件事。去祭司那里,让他看看你的样子,然后按照摩西的要求,为这洁净献祭,向大家作证。”\f + \fr 1:44. \fr*\ft 见《利未记》14。\ft*\f* \p \v 45 但那人离开后仍然到处宣讲,把这事传开了,这也让耶稣无法再公开走进城市,只好留在外面的荒野。可仍有很多人从各处赶到他这里。 \b \c 2 \p \v 1 几天后耶稣重返迦百农,关于他回到这里的消息立刻传遍各地。 \v 2 许多人纷纷聚集到他屋子里,甚至簇拥在门前。于是耶稣就对他们讲道\f + \fr 2:2. \fr*\ft 原意为“单词”,在这里是首次使用,代表上帝的福音。\ft*\f*。 \v 3 这时有四个人把一个瘫痪的男人带到耶稣那里, \v 4 但因为太拥挤,无法将他带到耶稣面前。于是他们跑到屋顶上,将屋顶拆下来,在耶稣上方的开口处,将瘫痪男人和他躺的垫子送了下去。 \p \v 5 耶稣看见他们的信心,就对瘫痪之人说:“朋友,你的罪被宽恕了。” \p \v 6 当时有几名宗教老师也坐在那里,心中暗自思量: \v 7 “这个人为什么这样说话?他说的都是亵渎上帝之语。除了上帝以外,还有谁能赦免罪恶?” \p \v 8 耶稣很了解他们的想法,就对他们说:“你们为什么这么想这件事? \v 9 说‘你的罪被救赎了’,或‘站起来行走吧’,哪一个更容易? \v 10 但为了说服你们,相信人子也有宽恕罪的力量, \v 11 我要对你(瘫痪之人)说:‘起来吧,拿起你的垫子回家去吧。’” \p \v 12 那人就起来,立刻拿着垫子当着大家的面离开了。众人颇感惊奇,开始颂赞上帝,说:“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。” \p \v 13 耶稣走出去,来到加利利海边,众人都汇聚到他面前来,他开始教导民众。 \v 14 他继续往前走,看见亚勒腓的儿子利未坐在交税亭处,于是就对他说:“跟我来吧!” 利未就起来跟从了耶稣。 \p \v 15 后来耶稣在利未家里吃饭,有很多税吏和“罪人”\f + \fr 2:15. \fr*\ft 这里的“罪人”是指在遵守宗教律法方面,并非宗教老师和法利赛人所认为的那么严格。\ft*\f*过来和他和门徒一起吃饭;因为已经有很多人开始跟随耶稣。 \p \v 16 看见耶稣与罪人和税吏一起吃饭,法利赛派的宗教老师就对耶稣的门徒说:“他为什么和税吏和罪人一起吃饭?” \p \v 17 耶稣听言,对他们说:“健康人不需要医生,病患才需要,我来此并非召唤正义之人,而是要感召罪人。” \p \v 18 此刻约翰的门徒和法利赛人正在禁食。\f + \fr 2:18. \fr*\ft 禁食:出于宗教原因,选择在某些日子不进食。\ft*\f*于是有人过来问耶稣说:“为什么约翰和法利赛人的门徒常常禁食,你的门徒却不禁食?” \p \v 19 耶稣回答:“在婚礼中,宾客与新郎在一起时怎么能禁食呢? \v 20 但等到新郎离开他们,他们就会禁食了。 \v 21 没有人会用新布去缝补旧衣服,因为补丁会把衣服扯破,裂开更大的口子。 \v 22 没有人会用旧羊皮袋装新酒,因为皮袋会被胀破,酒漏出来的同时皮袋也损坏了。人们总是会把新酒装在新皮袋里。” \p \v 23 安息日那天,耶稣走过麦田,门徒们饿了,于是摘了些麦穗充饥。 \v 24 法利赛人询问耶稣:“你看,你的门徒正在做安息日不允许的事情。” \p \v 25 但耶稣对他们说:“大卫和他的下属在饥饿时做了什么,你没有读过吗? \v 26 他走进亚比亚他担任祭司的圣殿,吃下了只有祭司才能吃的圣饼,事实上他们并不允许这么做。” \p \v 27 耶稣又告诉他们:“安息日为人之益处而存在,而非人为安息日之益处而存在。 \v 28 因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。” \b \c 3 \p \v 1 耶稣回到会堂,那里有个男人的一只手已经残疾。有人问耶稣:“在安息日可以治病吗?” \v 2 众人观察他会不会在安息日医治那个人,好去控告他。 \v 3 耶稣对那残手之人说:“起来,站在大家面前!” \p \v 4 然后又对他们说:“在安息日能做哪件事,好事还是坏事?救命还是害命?”众人不发一声。 \p \v 5 耶稣怒目环视他们,为他们的铁石心肠感到难过。于是就对那人说:“伸出手来!”那人把手一伸,手就复原了。 \v 6 法利赛人离开后,立刻与希律党人一起商量如何对付耶稣和除掉他。 \p \v 7 耶稣和门徒回到海边,\f + \fr 3:7. \fr*\ft 加利利海。\ft*\f*一大群人跟着他。 \v 8 还有许多人听说了他所做的一切,纷纷从犹太、耶路撒冷、以土迈、约旦河外和推罗、西顿等地方前来跟随他。 \p \v 9 因为人太多,耶稣就吩咐门徒为他准备一条小船,免得众人拥挤他。 \v 10 他医好了许多人,所有病患都挤过来希望触摸他。 \v 11 恶灵每次看到他,就仆倒在他面前,大声喊叫说:“你是上帝之子!” \v 12 但耶稣严厉要求他们,不要把他的身份张扬出去。 \p \v 13 耶稣继续去往丘陵乡村,召唤那些他需要的人,那些人于是纷纷聚来。 \v 14 他选择了十二个人,称他们为 使徒。他们与耶稣在一起,接受耶稣的派遣,宣传福音, \v 15 耶稣还赋予他们驱魔的力量。 \v 16 他选择的十二个人是:西门(耶稣给他起名叫彼得), \v 17 西庇太的大儿子雅各和他弟弟约翰(耶稣给约翰起名叫半尼其,即“雷之子”), \v 18 安得烈、腓力、巴多罗迈、马太、多马、亚勒腓的儿子雅各、达太、激进派西门 \v 19 以及后来出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。 \p \v 20 耶稣走进屋子,民众又聚过来,他们甚至没有时间吃饭。 \v 21 耶稣的家人\f + \fr 3:21. \fr*\ft 原意为“与他亲近之人。”\ft*\f*听闻这一切,就跑过来想把他带走,说:“他疯了。” \v 22 但来自耶路撒冷的宗教老师说:“别西卜附在他身上!”又说:“他靠魔鬼之王的力量驱除魔鬼。” \p \v 23 但耶稣把他们叫过来,讲了一个比喻\f + \fr 3:23. \fr*\ft 或“寓言”,意为类比、比较和比喻。\ft*\f*:“撒旦怎能赶逐撒旦呢? \v 24 一个国家若自相残杀,这个国家就无以为续, \v 25 一个家庭若内部纷争,这个家庭就会垮掉。 \v 26 如果撒旦分裂,哥和拿就不会持久,很快就会灭亡。 \v 27 很显然,一个人闯入壮汉的家想要抢东西,但必须先把壮汉捆绑起来,才可以如愿以偿。 \p \v 28 告诉你们实话,世人的一切罪行和亵渎之话,都可以得到赦免。 \v 29 但亵渎圣灵者,永世不得赦免,因为他们犯下永世罪过。” \v 30 (耶稣这样说\f + \fr 3:30. \fr*\ft 隐喻之意。\ft*\f*是因为他们说他“有恶灵附体。” \p \v 31 耶稣的母亲和弟弟来了,站在外面向他传了个口信,叫他出来。 \v 32 人群围坐在耶稣身边,对他说:“你母亲和兄弟在外面找你。” \p \v 33 耶稣回答:“谁是我的母亲?谁是我的兄弟?” \v 34 他环顾身边围坐之人,说:“这就是我的母亲!我的兄弟! \v 35 凡遵行上帝旨意之人,就是我的母亲和兄弟姐妹。” \b \c 4 \p \v 1 耶稣又在海边教导众人,很多人赶来聆听。他走上海中的一条船,坐下来,民众则都站在岸上聆听。 \v 2 他用了很多比喻故事进行讲授: \p \v 3 他说:“听着!有一个农夫要出去撒种, \v 4 有的种子落在路旁,被过来的小鸟吃掉了。 \v 5 有的落在泥土稀薄、石头众多的土地上,在浅薄的土层上,种子很快发芽。 \v 6 但太阳一出来,就把它晒干了,因为没有实根而枯萎。 \v 7 有的种子落在荆棘丛,荆棘长出来后,把它挤住,它无法结出果实。 \v 8 那些落在肥沃土壤中的种子,就会繁茂成长,结出果实,是原来的 30 倍、 60 倍甚至 100 倍之多。 \v 9 你若有耳可聆听,就听听我所说的讲述。” \p \v 10 耶稣独自一人的时候,始终跟随他的十二门徒和其他人走过来,询问这些比喻的意义。 \p \v 11 耶稣对他们说:“上帝之国的奥秘,只给你们知道,但对于外人只会讲述比喻。因为 \v 12 他们纵使看见了也不会领悟,听见了也不会明白。不然他们就会找到我,获得原谅。”\f + \fr 4:12. \fr*\ft 引自《以赛亚书》6:9-10。\ft*\f* \p \v 13 耶稣问他们:“你们理解这个故事吗?如果不理解,又如何明白其他故事呢? \p \v 14 农夫所撒的种子就是福音。\f + \fr 4:14. \fr*\ft 话语或“信息”,耶稣带来的上帝讯息。(又见《约翰福音》1:1。)\ft*\f* \v 15 落在路旁的种子,就是人们在听福音,撒旦立刻出现,把撒在其心里的福音夺走。 \v 16 撒在石地上的种子,代表人听了福音后立刻欢喜接受, \v 17 但道并未在他们心中落根,只是暂时停留,一旦遇到患难和迫害,他们很快就会沦陷。 \v 18 撒在荆棘中的种子则指另一些人,他们虽然听了福音, \v 19 但现世的忧虑、对财富的迷恋和种种的欲望不断滋生,把福音挤出去,结不出果实。 \v 20 落在肥沃土壤里的种子,就是人在听到福音后真正接受它,就会结出比原来多 30 倍、 60 倍、甚至 100 倍之多的果实。” \p \v 21 耶稣又对他们说:“人们在点灯之后,不会将其放在水桶或床下,而是会将其放在灯台上。 \v 22 所有隐藏之事最终都会显现,所有秘密都会被公开。 \v 23 有耳朵可以倾听之人,就要听我所说的讲述!” \v 24 耶稣又对他们说:“要留心你们听到的,因为你们用什么标准衡量别人,上帝就会用什么标准衡量你们,完全相同。 \v 25 如果你已经理解,就会得到更多,如果无法理解,现在拥有的也会失去。” \p \v 26 耶稣说:“上帝的王国就像一个人在地里撒种, \v 27 他夜里睡觉,白天醒来,日复一日,但并不知道种子如何发芽生长。 \v 28 大地生长作物是自然而为,先长苗,后吐穗,然后穗上结满了谷粒。 \v 29 谷粒成熟后就到了收获时节,农夫用镰刀将其割下。\f + \fr 4:29. \fr*\ft 可能是指《约珥书》3:13。\ft*\f* \p \v 30 我们可以将上帝的王国比做什么?可以用什么比喻来形容它呢? \v 31 它好像一粒芥菜种,比所有种子都小, \v 32 种子在种下后开始生长,长成的样子却比其他作物都大,它的大枝叶甚至吸引天空的飞鸟在它的树荫下栖息。” \p \v 33 耶稣用了许多这样的比喻,按照人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讲述故事。 \v 34 事实上,他在公开讲道的时候仅使用比喻。只有单独和门徒在一起时,他才会把一切解释给他们听。 \p \v 35 当天黄昏,耶稣对门徒说:“我们到海那边去吧。” \v 36 门徒们离开民众,跟着耶稣走上船,还有其他的船跟随他们。 \v 37 忽然海上刮起狂风,波浪不断拍打船身,船上积满了水。 \v 38 耶稣却在船尾靠着垫子睡着了。门徒把他叫醒说:“老师,我们就要淹死了,你不担心吗?” \p \v 39 耶稣醒来,命令风停止;又对海浪说:“不要出声!安静吧!”风立刻停止,水面变得完全平静。 \v 40 然后耶稣问他们:“你们为什么如此害怕?\f + \fr 4:40. \fr*\ft 这个词表示胆小鬼。\ft*\f*怎么对我这么没有信心?” \p \v 41 门徒心生敬畏,\f + \fr 4:41. \fr*\ft 翻译版本通常表示他们露出恐惧深色,但这段话在翻译中,还应该表示他们以前曾被惊吓过。但现在,他们为所发生的事情感到惊讶和畏惧,当然也有害怕的情绪。\ft*\f*彼此问到:“他到底是谁?连风和海浪都听他的!” \b \c 5 \p \v 1 他们到了海的另一边,进入格拉森人的地区。 \v 2 耶稣下船时,就有一个恶灵附体之人,从墓地向着他们走来。 \v 3 那人住在坟墓中间,从来没有人能束缚他,即使锁链也不行。 \v 4 人们经常用脚镣和锁链锁住他,但他会挣断锁链,弄碎脚镣,始终没有人能制伏他。 \v 5 他昼夜不停地在坟墓里和山野间喊叫,用尖锐的石头割自己的身体。 \p \v 6 远远看见耶稣,他就跑过去跪在耶稣面前, \v 7 大声呼叫:“至高上帝之子耶稣,你又能拿我怎么办呢?向上帝发誓,你不会叫我受苦。” \v 8 耶稣命令恶灵离开那男人, \v 9 然后问他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 \p 他回答:“我是‘群魔’,因为我们的数量众多。” \p \v 10 他再三央求耶稣,不要把他们从那地方赶走。\f + \fr 5:10. \fr*\ft 原意为:离开这个地区。\ft*\f* \p \v 11 附近的山坡上有一大群猪,大约有两千头,正在吃东西。 \v 12 恶灵求耶稣说:“把我们打发到猪群身上吧。” \v 13 耶稣答应了他的要求。将所有恶灵引出来,送到猪群里去。于是那群猪闯下山崖,掉在海里淹死了。 \v 14 猪倌跑开了,到城里和乡村奔走相告,人们纷纷过来查看发生了什么事。 \v 15 他们来到耶稣跟前,看见那曾被恶灵附体之人坐在那边。这个曾被众多恶灵附体之人已经穿上了衣服,神志清醒。眼前的一幕让大家害怕! \v 16 有些人曾目睹这个恶灵附体之人的遭遇,也亲眼见到那群猪的下场,于是将其告诉新来的人。 \v 17 他们开始要求耶稣离开他们的地区。 \v 18 耶稣上船的时候,那个曾被魔鬼附体之人求他,希望一路跟随。 \v 19 但耶稣拒绝了,对他说:“回自己家吧,告诉大家主为你做了一件多么伟大的事,他如何怜悯你。” \p \v 20 于是那人走了,开始在低加波利地区讲述耶稣为他所做的伟大善行,众人纷纷称奇。 \p \v 21 耶稣又坐船返回,来到湖的另一侧,一大群人围拢过来。 \v 22 这时来了一位名叫睚鲁的会堂主管,看见耶稣后,马上俯伏在他脚前, \v 23 恳求他说:“我的小女儿快要死了,请你来将手放在她身上,把她救活吧。” \p \v 24 耶稣和他一起走了,众人跟着他,簇拥着他。 \v 25 有一个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病, \v 26 曾看过很多医生,受了许多苦,花光了所有积蓄,但仍毫无起色,甚至越来越严重。 \v 27 她听见耶稣的事,就从耶稣身后的人群中走出来,抚摸耶稣的衣服。 \v 28 她对自己说:“只要摸到他的衣服,我就必痊愈。” \p \v 29 于是她的血漏立刻停止,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治愈。 \v 30 这个过程中,耶稣感到有一股力量从他身体流走,于是转过身问民众:“谁摸了我的衣服?” \p \v 31 门徒对他说:“看看这么多人簇拥你,你问‘谁触摸我’又是什么意思?” \p \v 32 耶稣环顾四周,看到了刚才触摸他衣服的女人。 \v 33 那女人意识到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,于是走上前匍匐在耶稣面前,告诉他实情。 \p \v 34 耶稣对她说:“我的女儿,你对我的信心治愈了你,平安地回去吧,你的病已经完全好了。” \p \v 35 耶稣说话的时候,有人从会堂主管的家赶来。他们说:“你的女儿已经死了,不必再麻烦老师了。” \p \v 36 但耶稣并未在意这番话,就对会堂主管说:“不要怕!相信我好了!\f + \fr 5:36. \fr*\ft “在我体内”的隐喻之意。\ft*\f*” \v 37 他向主管家中走去,但不许别人跟随,只带了彼得、雅各和雅各的弟弟约翰。 \p \v 38 他们来到会堂主管的家,耶稣看见许多人哭泣哀号,一片混乱, \v 39 他走进去对众人说:“为什么大哭大嚷呢?这小女孩没有死,只是睡着了。” \v 40 众人嘲笑他。耶稣让众人离开,带着孩子的父母和三名门徒,进入孩子的房间。 \p \v 41 耶稣拉着小女孩的手,对她说:“大利大,古米!”(意为:小女孩,起来吧!) \p \v 42 这十二岁的女孩就立刻站起来开始行走,众人惊讶万分。 \v 43 耶稣严厉地嘱咐他们,不要让其他人知道这事,又告诉他们给女孩吃点东西。 \b \c 6 \p \v 1 耶稣离开那里,与门徒一起回到自己位于拿撒勒的家乡。 \v 2 到了安息日那天,他开始在会堂里传道。很多人都来聆听,纷纷称奇:“他从哪里获得的这些思想?他获得了怎样的智慧?他从哪里获得实现奇迹的力量? \v 3 他不是木匠的儿子吗?玛利亚的儿子,雅各、约西、犹大、西门的哥哥,他的妹妹们不是也住在这里?”他们被冒犯了,于是开始拒绝耶稣。\f + \fr 6:3. \fr*\ft 原意为“拒绝他”,暗喻为防备他。\ft*\f* \p \v 4 耶稣对他们说:“先知在任何地方都受人尊敬,但在自己的家乡、在亲朋好友面前却不行。” \v 5 这让耶稣无法在那里行使神迹,只是给几个病人按手,医好了他们。 \v 6 他很诧异人们如此缺乏信心。随后,耶稣到周围的乡村继续去教导那里的民众。 \v 7 他叫来十二门徒,派他们两人一组出门,同时赐给他们战胜恶灵的力量。 \v 8 他吩咐他们除了手杖不要带任何随身物品,不要带粮食或口袋,腰袋里不要带钱, \v 9 只穿一双鞋,不要带其他衣服。 \p \v 10 他对他们说:“无论到哪里,如果有人邀请你到家中,就住在那里,直到离开那个地方。 \v 11 如果人们不欢迎你们,不听你们的,离开那地方时,跺下脚上的灰尘,作为放弃他们的信号。\f + \fr 6:11. \fr*\ft 原意为,“是他们的见证人。”将那地方的尘土从脚上剁掉,表明你完全放弃了他们。\ft*\f*” \v 12 门徒们开始四处传道,劝人悔改, \v 13 他们驱赶了许多恶灵,用油涂抹在很多病人的身上,将他们治愈。 \p \v 14 当时耶稣的名声传了出去,希律王也听到了。有人说:“这是施洗约翰,他从死人中复活了,所以会有行使神迹的能力。” \v 15 又有人说:“他是以利亚。”还有人说:“他是先知,就像古时的先知一样。” \p \v 16 但希律听到这一切,就说:“是约翰,我砍了他的头,他又活了!” \v 17 因为希律曾亲自派人捉拿约翰,把他丢进监狱。他之所以这样做,是因为他娶了弟弟菲力的妻子希罗底, \v 18 但约翰对希律说:“你娶兄弟的妻子,这不合律法。” \v 19 于是希罗底怀恨在心,想要杀他,但又找不到机会, \v 20 因为希律惧怕约翰,知道他是秉承正道的圣人,但也会保护约翰,虽然觉得他的话很不入耳,却仍然喜欢听。 \p \v 21 有一天希罗底的机会来了。在希律生日的那一天,他为大臣、千夫长和加利利的重要人物摆设了筵席。 \v 22 希罗底的女儿进来跳舞,希律和在座的宾客都很高兴。于是国王对女孩说: \v 23 “你想要什么?只管向我求,我一定给你!”他甚至还发誓:“我甚至可以将我王国的一半送给你!” \p \v 24 于是女孩出去问母亲:“我该求什么呢?”希罗底告诉她:“施洗约翰的头!” \p \v 25 她急忙跑到国王面前,对王说:“我想要你立刻把施洗约翰的头放在盘子上,送给我!” \p \v 26 希律王非常烦恼,但因为这是他在众宾客面前说的誓言,所以无法拒绝她。 \v 27 希律王立刻差遣一个侍卫,让他把约翰的头拿来。侍卫便到监牢里斩了约翰的头, \v 28 然后把头放在盘子上,拿来交给那女孩子,女孩又交给她的母亲。 \v 29 约翰的门徒听闻,便前来领走了他的遗体,葬于坟墓中。 \p \v 30 门徒们回来后\f + \fr 6:30. \fr*\ft 来自他们在村庄中传递福音的经历。\ft*\f*,聚在耶稣面前,把他们所做之事和所见到的一切告诉耶稣。 \p \v 31 耶稣对他们说:“你们跟我来,到一个安静的地方休息一下。”因为来往的人很多,他们甚至没有时间吃饭。 \v 32 于是他们上了船,去到一个可以独处的安静地点。 \p \v 33 民众看见他们离开,认出了他们。于是周边城市的人们都赶过来,比耶稣他们还先赶到。 \v 34 耶稣下船后看见众人,立刻心生怜悯,因为他们就像没有牧人的羊群。于是他开始教导他们。 \p \v 35 夜深了,门徒前来对耶稣说:“这里是荒郊野外,天色已晚, \v 36 你可以让众人散开,到周围的田舍村庄去给自己找点东西吃。” \p \v 37 但是耶稣回答:“你们给他们些吃的吧。”门徒说:“什么?如果给他们所有人准备饼,需要我们用六个月的薪水\f + \fr 6:37. \fr*\ft 原意为“200 个银币。”\ft*\f*才行?” \p \v 38 耶稣问:“你们现在有多少饼?去看看。”门徒们跑去查看一番,然后对耶稣说“还有五块饼和几条鱼。” \p \v 39 耶稣让众人分组坐在草地上。 \v 40 于是众人坐下来,有的一百人一组,有的五十人一组。 \v 41 耶稣拿起这五个饼和两条鱼,望着天,感谢天赐食物,然后把饼掰开递给门徒,让他们把饼送给民众,然后又把两条鱼也分给民众。 \v 42 众人最终都吃饱了。 \v 43 他们把剩下的食物捡起来,装满了十二个篮子。 \v 44 这晚共有五千名男人吃了食物,还有他们的家人。 \p \v 45 随后,耶稣立刻让门徒回到船上,先到湖对岸的伯赛大去,他自己会叫众人散开。 \v 46 他和众人告别后,就上山祷告。 \p \v 47 那天晚上,门徒的船还在湖中航行,耶稣独自在岸上。 \v 48 由于不是顺风,他可以看到门徒们费力摇橹。凌晨时分,耶稣在水面上向门徒们走去,本来可以超过他们, \v 49 但门徒看见他在水面上走,以为是鬼怪。 \v 50 因为他们看见了他,感到非常恐惧,于是喊叫起来。耶稣立刻对他们说:“放心吧,是我,不要怕!” \v 51 然后他上了船与门徒们在一起,立刻风平浪静。门徒心里十分惊奇, \v 52 他们此刻仍然感到震惊,因为他们愚钝而坚硬的内心,还不明白这次分饼神迹的含义。 \p \v 53 他们渡过海,在革尼撒勒靠岸。 \v 54 下船后,众人立刻认出耶稣。 \v 55 他们走到大街小巷,把患者放在垫子上,听说耶稣出现在哪里,就把患者抬到哪里。 \v 56 无论耶稣在什么地方,无论是村庄、城市或乡野,众人都会把病患放在市场中,请求耶稣允许他们摸他衣服的褶子,摸一下病患就好了。 \b \c 7 \p \v 1 几个法利赛人和宗教老师从耶路撒冷来,与耶稣相见。 \v 2 他们看见他的门徒中,有人用不干净的手吃饭(饭前不洗手)。 \v 3 (法利赛人和所有犹太人都拘守祖先的传统,吃东西前必须认真洗手。 \v 4 同样,从集市回家后,若不洗手就不吃东西。他们还遵循其他传统,例如洗杯、洗罐、洗铜器等等。)\f + \fr 7:4. \fr*\ft 这样做的目的,是为了确保每个流程都符合仪式要求的干净程度。\ft*\f* \p \v 5 法利赛人和宗教老师问耶稣:“你的门徒为什么不遵行祖先的传统,要用不洁的手吃饭\f + \fr 7:5. \fr*\ft 原意为“面包。”\ft*\f*?” \p \v 6 耶稣对他们说:“以赛亚关于你们这群伪君子的预言太对了:‘这些人只把尊敬挂在嘴上,心却在远离我。 \v 7 他们只把律条当作人类规则讲述,所以拜我也是徒然。’\f + \fr 7:7. \fr*\ft 引自《以赛亚书》29:13。\ft*\f* \v 8 你们小心地遵循着人间的传统,却背弃了上帝的诫命。” \p \v 9 耶稣又对他们说:“你们为了坚守自己的传统,以取巧的方式违背了上帝的律法。 \v 10 摩西说:‘当孝敬父母’,还说:‘咒骂父母必被处死’。\f + \fr 7:10. \fr*\ft 引自《出埃及纪》20:12或《申命记》21:17。\ft*\f* \v 11 但也有人会说:‘我把应该给你们的供奉,都用做各耳板 (上帝供物)了, \v 12 所以就不必为父母做什么’。 \v 13 你们通过这种方式遵循传统,摒弃上帝的教诲。你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如此。” \p \v 14 于是耶稣又把民众叫过来,对他们说:“大家听我说,也要理解, \v 15 真正让你污秽的,不是从外界进入你身体的东西,而是从你身体出来的东西。” \v 16 \f + \fr 7:16. \fr*\ft 最早期的经文中没有第 16 句。\ft*\f* \p \v 17 然后耶稣离开民众,走进屋子,门徒过来问他这比喻是什么意思。 \p \v 18 他对他们说:“你们这也不明白吗?难道你们不知道?从外界进入体内的,不会让人感到污秽。 \v 19 因为外界之物不会进入你的思想,而是进入你的内脏,最后排泄到外面。所以从仪式的角度来讲,所有食物都是‘洁净的’”\f + \fr 7:19. \fr*\ft 有的学者认为,这句话是后加上去的。\ft*\f*。 \p \v 20 接着他又说:“从你身上出来的东西才使你不洁净。 \v 21 因为从人的内在和思想所传出来的,可能是恶念、淫乱、偷盗、凶杀、 \v 22 奸淫、贪心、邪恶、诡诈、放荡、嫉妒、毁谤、骄傲、愚妄。 \v 23 这一切恶事,都源于内在,让人污秽。” \p \v 24 随后耶稣动身去往推罗地区,住在那里的一所房子中,本来不想让人知道,但他的行踪却隐藏不住。 \v 25 一个女人的小女儿被恶灵附体,听说耶稣的事情后,就过来俯伏在他脚前。 \v 26 这女人是希腊人,生于叙利斐尼基。他求耶稣把鬼从她女儿身上赶出去。 \p \v 27 耶稣对她说:“应该先让孩子吃饱。把喂孩子的饼丢给狗吃可不好。”\f + \fr 7:27. \fr*\ft 或宠物狗、小狗。\ft*\f* \p \v 28 那女人回答他:“主啊,是的。但狗可以在桌子底下吃孩子们掉下来的碎渣。” \p \v 29 耶稣对她说:“就凭这个回答,你回去吧,鬼已经从你女儿身上出去了。” \v 30 她回到家,看见女儿在床上躺着,恶灵已经离开她的身体。 \p \v 31 耶稣离开推罗,经过西顿回到低加波利地区的加利利海。 \v 32 有人带来一个聋哑人来到他面前,求耶稣触摸他。 \v 33 耶稣把他从人群中带到一边,将手指伸入他的耳朵,用自己的唾沫抹在他的舌头上, \v 34 然后望着天叹了一口气,对他说:“以法大!”\f + \fr 7:34. \fr*\ft 这是个阿拉米词语,意为“打开。”\ft*\f*意为:“打开吧!” \v 35 那人的听力和说话的能力就恢复了,可以正常说话。 \v 36 耶稣嘱咐他们不要告诉其他人,但越是嘱咐,他们就越传扬这消息。 \v 37 众人非常惊讶地说:“他的所作所为都太惊人了,竟然能让聋人听见,让哑巴说话。” \b \c 8 \p \v 1 这时候又有一大群人聚集过来,他们没有东西吃。耶稣叫来门徒说: \v 2 “我同情这群人,他们和我在一起已有三天,没有任何食物可以吃。 \v 3 如果我叫他们散开,饿着肚子回家,他们会在路上晕倒,因为有人来自很远的地方。” \p \v 4 门徒回答:“在这荒野之地,哪里能找食物让所有人吃饱呢?” \p \v 5 耶稣问他们:“你们有多少饼?”他们说:“七块。” \p \v 6 耶稣吩咐民众坐在地上,然后拿起那七块饼,向天致谢,再递给门徒,叫他们把饼分给众人。 \v 7 他们还有几条小鱼,耶稣进行祈福后,又吩咐道:“把这些鱼拿去分给众人。” \p \v 8 所有人都吃饱了,然后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,装满了七个大篮子。 \v 9 当晚大约有四千人吃了食物。随后,耶稣解散了民众, \v 10 然后立刻和门徒上了船,来到大玛努他地区。 \p \v 11 法利赛人来到耶稣面前,与他辩论。为了试探他,让他显现来自天堂的神迹。 \v 12 耶稣内心深深地叹息,说:“你们这些人\f + \fr 8:12. \fr*\ft 原意为“世界。”\ft*\f*为什么总是寻求神迹?我告诉你们实话,我不会给你们显示任何神迹!” \p \v 13 于是他离开他们,上船去往对岸。 \v 14 门徒忘了带饼,船上除了一个饼,身边没有别的食物。 \p \v 15 耶稣嘱咐他们说:“你们要小心,提防法利赛人和希律的‘酵母’!” \p \v 16 门徒们彼此问:“他这么说,是因为我们没有饼吧?” \p \v 17 耶稣知道他们在说什么,就说:“为什么还在议论没有饼这件事呢?你们还不知道,还不明白吗?你们的心还这么迟钝吗?\f + \fr 8:17. \fr*\ft 原意为“你的心是否变硬了?”\ft*\f* \v 18 你们有眼不能看,有耳不能听吗?\f + \fr 8:18. \fr*\ft 来自《旧约》,见《申命记》29:4、《以赛亚书》42:20、《耶利米书》5:21和《以西结书》12:2。\ft*\f* \v 19 你们还记得吗?我掰开那五块饼给五千人吃,你们收拾的零碎装满了几个篮子?” 他们说:“十二个。” \p \v 20 “那七个饼分给四千人吃,你们收拾的零碎装满了几个大篮子呢?” \p 他们说:“七个。” \p \v 21 耶稣问:“还不明白吗?” \p \v 22 他们随后到了伯赛大,有人带来一个盲人,求耶稣触摸并治愈他。 \v 23 耶稣拉着他的手,领他到村外,在他的眼睛上吐了口唾沫,又用双手按在他的身上,问他:“能看见了吗?” \p \v 24 那人环顾四周,说:“我看见人了!但他们好像走动的树一样。” \v 25 于是耶稣再将手按在他的眼睛上,他立刻就能看得清楚了,他被治愈了,视力恢复了。 \v 26 耶稣让他回家去,说:“回家的路上,不要穿越村庄。”\f + \fr 8:26. \fr*\ft 换言之,不要将刚才发生的事情说出去。 \ft*\f* \p \v 27 耶稣和门徒离开了,向腓立比附近的该撒利亚村庄走去。路上他问门徒:“人们认为我是谁?” \p \v 28 门徒回答:“有人说是施洗约翰,有人说是以利亚,还有人说是先知。” \p \v 29 他又问他们:“那么你们认为我是谁?” \p 彼得回答:“你就是弥赛亚!” \p \v 30 耶稣警告他们,不要把他的事情告诉其他人。 \p \v 31 然后开始教导他们,人子必然会受许多苦,被长老、祭司长和宗教老师所拒绝。他们会将他杀害,但他三天后会复活。 \v 32 耶稣很明确地做出了解释,彼得把他拉到一边,责怪他不该这么说。 \p \v 33 耶稣转过身来望着他的门徒,斥责彼得说:“撒旦,离我远点!因为你未想上帝所想,只想人之所想。” \p \v 34 耶稣唤来民众和门徒,对他们说:“如果有人愿意跟从我,就应当舍弃自己,背起他的十字架跟随我。 \v 35 如果你顾惜自己的生命,必丢掉性命,但为我和福音牺牲生命,必拯救生命。 \p \v 36 纵使获得全世界,却赔上自己的生命,又有何用? \v 37 人拿什么换回自己的生命呢? \v 38 在这不忠的罪恶人群中\f + \fr 8:38. \fr*\ft “羞于承认我,”或者,“不要为我表态。”\ft*\f*,如果你因为知晓我和我的传道而为耻\f + \fr 8:38. \fr*\ft 字面意思是“一代。” \ft*\f*,那么当人子在天父的荣耀中与圣天使一起降临之时,也必将以知晓你为耻。” \c 9 \p \v 1 耶稣又对他们说:“告诉你们实话,站在这里的有些人,在死前必定会看见上帝的天国带着力量降临人间。” \p \v 2 六天后,耶稣带着彼得、雅各和约翰爬上高山,然后在他们面前改变了形象。 \v 3 他的衣服闪耀着洁白的光芒,人间任何漂白的布料都比不上这样的白色。 \v 4 然后以利亚和摩西现身在他们面前,跟耶稣谈话。 \p \v 5 彼得对耶稣说:“拉比,我们在这里太好了!我们可以搭三个庇护所,一个为你,一个为摩西,一个为以利亚。” \v 6 (彼得其实不知道该说什么,因为他们都非常害怕!) \p \v 7 有一片云朵飘到\f + \fr 9:7. \fr*\ft 或“笼罩在上方。”\ft*\f*他们头顶,云中传来一个声音:“这是吾子,我之所爱,你们要听他。” \p \v 8 门徒们正在张望之际,忽然就看不见别的人了,只有耶稣和他们在一起。 \p \v 9 他们下山的时候,耶稣吩咐他们,人子死而复生之前,不要将所见告诉其他人。 \v 10 门徒把这句话记在心里,但他们彼此争论死而复生是什么意思。 \p \v 11 他们就问耶稣:“宗教老师为什么说以利亚必须先来呢?” \p \v 12 耶稣说:“的确,以利亚要先来做好准备,但为什么经书中又说人子要受许多苦,被人侮辱呢? \v 13 但我告诉你们,以利亚已降临,他们任意地虐待他,就像经书中记载的那样。” \p \v 14 他们回到其他门徒那里,看见一大群人围着他们,还有宗教老师在和他们辩论。 \v 15 众人看见了耶稣都很惊奇,就跑上前去向他问候。 \p \v 16 他问他们:“你们和他们辩论什么?” \p \v 17 民众当中有一人回答他:“老师,我把我的儿子带到你这里来,他被恶灵附体,无法说话。 \v 18 无论在哪里,恶灵都会抓住他,把他摔倒,让他口吐白沫、咬牙切齿、浑身僵硬。我请你的门徒把恶灵赶出去,他们却办不到。” \p \v 19 耶稣回答他们:“唉!这些没有信心的人啊!我在这里必须待到什么时候?我还要忍受你们多久?把他带到我这里来吧。” \p \v 20 他们把孩子带到他跟前。那恶灵一见耶稣,就立刻让孩子倒在地上抽搐,口吐白沫打滚。 \p \v 21 耶稣问他父亲:“他这样多久了?” \p 他说:“从小就是这样。 \v 22 恶灵经常把他扔在火中想要烧死他,把他扔在水中想要淹死他。如果你能,求你可怜我们,帮助我们。” \p \v 23 耶稣说:“为什么你要说\f + \fr 9:23. \fr*\ft 隐喻之意。耶稣问这个男人为什么要对他说“如果你能”,因为这句话表示了对耶稣能力的怀疑。\ft*\f*‘如果你能?’有信心者必有力量!” \p \v 24 孩子的父亲立刻喊着说:“我真的信你!但我的信心不够,求你帮助我。” \p \v 25 耶稣见民众围拢了来,\f + \fr 9:25. \fr*\ft 或“一起跑开。”这个词仅在《新约》中用过一次。\ft*\f*开始斥责那恶灵说:“让人聋哑的恶灵,我命令你从他身上出来,不要再回去。” \p \v 26 那恶灵喊叫着,让这孩子陷入剧烈的抽搐,然后就从他身体里被驱赶出来。孩子仿佛已经死了,许多人都说:“他死了!” \p \v 27 但耶稣拉着男孩的手,扶他起来,他就站起来了。 \p \v 28 然后耶稣走进屋子,门徒私下问他说:“为什么我们就无法驱赶那恶灵呢?” \p \v 29 耶稣对他们说:“如果不祈祷,这种恶灵无法驱赶。” \p \v 30 他们离开了,途经加利利。耶稣不想让任何人知道他们的行踪, \v 31 因为他正在教导门徒。\f + \fr 9:31. \fr*\ft 换言之,他希望花些时间教授门徒。\ft*\f*他对他们说:“人子将遭到背叛,送到人类的官府,他们会杀害他,但他在死后三天就会复活。” \v 32 门徒不明白这话,又不敢询问。 \p \v 33 他们来到迦百农的一个房间内住下。耶稣问他们:“你们在路上讨论什么呢?” \v 34 门徒不说话,因为他们在路上争论谁最重要。 \p \v 35 耶稣坐下,唤来十二门徒,对他们说:“一个人如果想为首,就必在众人中成为最后,做众人的仆人。” \v 36 耶稣拉过一个小孩子来,叫他站在门徒中间,然后把孩子抱起来拥抱着他,对门徒说: \v 37 “凡因我之名迎接这样的小孩子,就是迎接我,这样的人并非在迎接我,而是迎接那派我过来的人。” \p \v 38 约翰对耶稣说:“老师,我们看见有人以你之名驱鬼,我们想要制止他,因为他不是我们中的一员。” \p \v 39 耶稣说:“不要制止他,因为没有人能在以我之名行神迹的同时又诅咒我。 \v 40 不反对我们,就是支持我们。 \v 41 无论是谁,若以我之名给你一杯水,他这样做只因你属于基督,就不会失掉赏赐,相信我。 \p \v 42 但如果有人让这些信我的小孩子犯罪,最好就是在他的脖子上拴一块大磨石,让其淹没在海里。 \v 43 如果你的一只手让你犯罪,把它砍下来。残疾却能进永生,总好过双手下哥和拿,堕入不灭的哥和拿\f + \fr 9:43. \fr*\ft “哥和拿”有时候也会被翻译为地狱或地狱之火。哥和拿本身是耶稣撒冷城外的一个地区,主要用于焚烧垃圾废物。“地狱”一词源于北欧,是盎格鲁-撒克逊人上帝话中的词语,与这里的含义并不完全一致。又见于第 45 和 47 句。见《马太福音》5:22脚注。\ft*\f*之火。 \v 44 \f + \fr 9:44. \fr*\ft 在早期手抄本中并无第 44 句。\ft*\f* \v 45 如果你的一只脚让你犯罪,把它砍下来。瘸腿却能获得永生,总好过两脚齐全却被丢在哥和拿。 \v 46 \f + \fr 9:46. \fr*\ft 在早期手抄本中并无第 46 句。\ft*\f* \v 47 如果你的一只眼睛让你犯罪,把它挖出来。一只眼睛进入上帝之国,总好过两眼齐全被丢进哥和拿, \v 48 哥和拿里的虫不死,火永不灭。 \v 49 每个人会像被‘盐腌’一样,被火灼烧。 \v 50 盐是好东西,但如果失去了它的味道,怎样才能让它恢复咸味呢?你们需要像盐一样,彼此和睦地生活。” \b \c 10 \p \v 1 耶稣离开迦百农,动身去往约旦另一侧的犹太境内。许多人又聚集到他那里,他像平常一样教导他们。 \v 2 有几个法利赛人前来试探耶稣,问他:“休妻是否合法?” \p \v 3 耶稣回答:“摩西怎么对你们说的?” \p \v 4 他们说:“摩西准许男人写休书即可休妻。”\f + \fr 10:4. \fr*\ft 见《申命记》24:1。\ft*\f* \p \v 5 耶稣说:“正是因为你们的铁石心肠,摩西才为你们写了这条律法。 \v 6 但在创世之初,上帝创造了男人和女人。 \v 7 所以男人要离开父母,通过婚姻与妻子结合, \v 8 二人便成为一体。不再是两个人,而成为一个人。\f + \fr 10:8. \fr*\ft 见《创世纪》2:24。\ft*\f* \v 9 上帝结合为一体,任何人都不能将之分开。” \p \v 10 回到房间中,门徒们再次向耶稣询问此事。 \p \v 11 他对他们说:“休妻另娶者,便是对其妻子犯下奸淫之罪。 \v 12 如果妻子弃夫另嫁,也是犯了奸淫之罪。” \p \v 13 有人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耶稣面前,求他祝福他们,但门徒想要把孩子们赶走。 \v 14 耶稣见此非常不快,对门徒说:“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,不要制止他们,因为上帝之国就属于这些孩子一样的人。 \v 15 告诉你们实话,如果你无法像小孩子一样接受上帝之国,就绝对无法进入。” \v 16 于是耶稣把小孩子抱起来,把手放在他们身上进行祝福。 \p \v 17 耶稣继续开始旅程。\f + \fr 10:17. \fr*\ft 去耶路撒冷。见11:1。\ft*\f*一个人跑过来跪在他面前,问到:“我的良善老师,我要怎样做才能获得永生?” \p \v 18 耶稣问他:“你为何称我良善?除了上帝以外,无人为良善。 \v 19 你知道那条诫命吗:不可杀人,不可奸淫,不可偷盗,不可做假证供,不可欺诈,当孝敬父母......”\f + \fr 10:19. \fr*\ft 引自《出埃及纪》20:12-16或《申命记》5:16-20。\ft*\f* \p \v 20 他对耶稣说:“老师,我从小便遵守这些诫命。” \p \v 21 耶稣用充满爱的眼神看着他说:“你还缺少一样:去变卖你所有的财富,将它们分给穷人,这会让你在天国拥有财富,然后你便可来跟从我。” \p \v 22 那人听此脸色一变,满心郁闷地离开了,因为他非常富有。 \p \v 23 耶稣环顾四周,对门徒说:“富有之人要进上帝之国,谈何容易!” \p \v 24 这番话让门徒非常惊讶。耶稣又对他们说:“我的朋友们,要进上帝之国非常困难! \v 25 有钱人想要进入上帝之国,比让骆驼穿过针眼还困难!” \p \v 26 门徒们更为困惑,对彼此说:“那么人间还有谁可以被拯救呢?” \p \v 27 耶稣看着他们说:“从人的角度来看不可能,但对上帝却不然,对于上帝而言,一切皆可能。” \p \v 28 彼得对他说:“我们已经舍弃了一切跟随你......” \p \v 29 耶稣说:“告诉你们实话,如果你为了我和福音舍弃房屋、兄弟、姐妹、母亲、父亲、儿女、田地,好消息是, \v 30 你会在适当的时候得到一百倍的家庭、兄弟姐妹、孩子和土地。但也会面临困扰,在即将到来的世界中,他们将获得永生。 \v 31 但先来者会排在最后,后来者排在前。” \p \v 32 他们继续向耶路撒冷走去,耶稣走在前面,门徒们心有疑虑,其他追随者则感到害怕。耶稣把十二门徒叫到一边,把自己即将遭遇的事情告诉他们。 \v 33 他说:“我们现在要去耶路撒冷,人子将被交给祭司长和宗教老师,他们将认定他有罪,把他交给异教徒。\f + \fr 10:33. \fr*\ft 此处指罗马人。\ft*\f* \v 34 他们将迫害他,向他吐唾沫,鞭打他,杀害他,但三天后他将复活。” \p \v 35 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约翰来到耶稣跟前,对他说:“老师,请满足我们向你请求的愿望。” \p \v 36 耶稣说:“想要我为你们做什么?” \p \v 37 他们说:“当你终获荣耀,\f + \fr 10:37. \fr*\ft 隐喻之意。\ft*\f*请让我们一个坐在你的右边,一个坐在你的左边。” \p \v 38 耶稣说:“你们知道自己在求什么吗?我从杯中喝下的痛苦,你们能喝吗?我受的洗,你们能受吗?” \p \v 39 他们说:“能。” \p 耶稣说:“你们会饮我从杯中喝下的痛苦,你们会受我的洗。 \v 40 但我无法决定谁会坐在我的左右。这是上帝的意愿,他准备将其赐予谁,就会赐给谁。” \p \v 41 其他十个门徒听见了,对雅各和约翰之举感到很生气。 \v 42 耶稣把他们叫过来说:“你们知道各国都有统治国家的人压迫其人民。这些统治者的行为就像暴君。 \v 43 但这对你们而言却并非如此,谁想成为你们中的统治者,就必然变成你们的侍从, \v 44 谁想成为你们之首,必做众人的奴隶。 \v 45 即使是人子来,也并非为了接受他人的服侍,而是为了服侍他人,以自己的生命赎很多人之命。” \p \v 46 耶稣和门徒穿过耶利哥,在离开城镇的时候,身边簇拥着大批民众,其中有一个名叫巴底摩斯\f + \fr 10:46. \fr*\ft 对于非犹太读者,马可还补充说:巴底摩斯的意思是“提马乌斯的儿子。”\ft*\f*的盲人坐在路旁。 \v 47 听见身边路过的是拿撒勒人耶稣,他就喊叫,说:“耶稣,大卫的子孙啊,可怜我吧!” \v 48 许多人斥责他,叫他不要出声。他却更高声喊叫:“耶稣,大卫的子孙啊,可怜我吧!” \p \v 49 耶稣站住,说:“把他叫过来。”大家把盲人唤来,对他说:“好消息!\f + \fr 10:49. \fr*\ft 原意为“鼓足勇气。”\ft*\f*起来吧,他叫你过去了。” \v 50 巴底摩斯跳起来,丢下自己的外衣匆匆忙忙来到耶稣身边。 \p \v 51 耶稣问他:“你要我为你做什么?”盲人说:“老师,我想要看见。” \p \v 52 耶稣说:“你可以走了,你对我的信心让你痊愈了\f + \fr 10:52. \fr*\ft 或“被拯救。”这个词意思为“拯救”或“治愈。”\ft*\f*。”巴底摩斯立刻看见了,于是便一路跟随耶稣。 \b \c 11 \p \v 1 一行人向耶路撒冷走去,快走到伯法其和伯大尼的时候,经过橄榄山,耶稣于是派了两个门徒先行一步。 \v 2 他对他们说:“你们到前面的村子去,走进去会看见一头小驴拴在那里,没有人骑过它,把它解开,牵过来。 \v 3 如果有人问你们在干嘛,你们就说:‘主需要它,很快就会送还。’” \p \v 4 门徒听命去了村子,发现一头小驴拴在门外的街上,于是就把它解开。 \v 5 站在那里的人问他们:“你们为什么解开它?” \v 6 门徒照着耶稣所述回答他们,那些人就让他们牵走了。 \p \v 7 门徒把小驴牵到耶稣那里,把自己的衣服搭在驴身上,耶稣骑了上去。 \v 8 许多人把衣服铺在路上,还有人从田野里砍了些树枝也铺在路上。 \p \v 9 人群前后簇拥着他,喊道:“和撒那!\f + \fr 11:9. \fr*\ft “和撒那”原为阿拉伯语,意思很简单,意为“拯救。”\ft*\f*祝福那奉主之名前来之人! \v 10 祝福我父大卫即将降临的王国!祝福最高天堂的救世主!”\f + \fr 11:10. \fr*\ft 引自《诗篇》118:26。\ft*\f* \p \v 11 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后走进圣殿,环顾四周观察一番。天时不早了,他便和十二门徒出城,去往伯大尼。 \p \v 12 第二天他们离开伯大尼时,耶稣感到饥饿。 \v 13 他看到远处有一棵长满叶子的无花果树,他走过去,看看能否在树上找些果子充饥。但到了树下才发现,除了叶子什么都没有,因为现在还不到无花果生长的季节。 \p \v 14 耶稣对树说:“永远也不会有人再吃你的果子了!”他的门徒也听见了。 \p \v 15 他们返回耶路撒冷,耶稣走进圣殿后,把里面的生意人赶走,推倒兑换钱币的桌子,掀翻卖鸽子小贩的凳子, \v 16 制止了那些拿着物品打算穿过圣殿的人。 \p \v 17 随后他向众人解释道:“经文上写着:‘我的殿应被称为祷告之殿。’\f + \fr 11:17. \fr*\ft 引自《以赛亚书》56:7。\ft*\f*你们竟把它变成贼窝了。”\f + \fr 11:17. \fr*\ft 引自《耶利米书》7:11。\ft*\f* \p \v 18 祭司长和宗教老师听见这番话,就想找个办法除掉耶稣。却又害怕耶稣,因为民众对他的训导很佩服。 \p \v 19 夜晚时分,耶稣和师徒去往城外。 \v 20 第二天清晨,在返回的路上,他们看见那棵无花果树从根处枯萎了。 \v 21 彼得想起耶稣之前所说,便说:“老师,看,你咒诅的那棵无花果树已经枯萎了。” \p \v 22 耶稣回答:“相信上帝。 \v 23 如果我说,只要你心中没有任何疑问,相信自己所说的一定变成现实,那么任何人都能对这座山说:‘挪到海里吧’,只要他心里不怀疑,就会变成现实。 \v 24 所以我告诉你们,凡是你们祷告和祈求的事情,只要相信能够得到,就必得到。 \v 25 在祈祷时,如果有谁得罪了你们,请饶恕他,这样你们的天父也会饶恕你们的罪过。” \v 26 \f + \fr 11:26. \fr*\ft 最早的手抄本不包括第 26 句,这句来自于《马太福音》6:15。\ft*\f* \p \v 27 他们返回耶路撒冷后,耶稣走进殿内,祭司长、宗教老师和长老来到他面前, \v 28 问他:“你做这一切使用了什么权力?谁给你的这个权力?” \p \v 29 耶稣对他们说:“让我问你一个问题,你们若能回答,我就告诉你们谁给了我做这些事的力量。 \v 30 关于约翰的施洗,它来自天上还是人间?你们回答我吧。” \p \v 31 这些人开始议论:“如果我们说从天上来,他就会说‘那你们为什么不信他?’ \v 32 如果我们说来自人间……”但他们害怕民众,因为众人都认为约翰就是先知。 \p \v 33 于是他们回答耶稣:“我们不知道。”耶稣也对他们说: \p “那我为什么要告诉你们,谁给我权力做这一切呢?” \b \c 12 \p \v 1 耶稣又开始用比喻故事向他们讲述:\f + \fr 12:1. \fr*\ft 见 3:23。\ft*\f*“一个人有个葡萄园,他在四面围上篱笆,挖了一个压酒池,盖了一座瞭望台,租给几名农户后就远行去了。 \p \v 2 丰收时节,这位园主派了一名仆人到农户那里,收取园子里的一部分葡萄。 \v 3 但农户却把这个仆人抓起来打了一顿,让他空手而归。 \v 4 园主又派一个仆人过去,农户们打伤了他的头,还侮辱他。 \v 5 园主再派一人,这次农户直接把他杀死。之后派去了许多仆人,有的被他们打伤,有的被他们杀掉。 \v 6 最后,园主派自己的孩子过去,心想说:‘他们总是会尊敬我的儿子吧。’ \v 7 但农户们却彼此商量:‘这人会继承园主的产业,如果我们杀了他,产业就是我们的了。’ \v 8 他们于是抓住园主的儿子把他杀掉,扔到葡萄园外。 \v 9 那么,葡萄园主该怎么办?他会跑来杀掉这些农户,把葡萄园租给别人。 \p \v 10 你们应该念过那段经文:‘建筑工人丢弃的石头,会成为房子的基石。’ \v 11 这来自于主,在我们看来就是奇迹!”\f + \fr 12:11. \fr*\ft 引自《诗篇》118:22-23。\ft*\f* \p \v 12 那几名犹太领袖知道,耶稣的比喻就是针对他们,于是想要捉拿他,但因为害怕民众,只好离开了。 \v 13 后来,他们派了几名法利赛人和希律的支持者到耶稣那里去,想从他的话语中找出把柄陷害他。 \p \v 14 他们过来之后说:“老师,我们知道你为人诚实,从不在乎别人的认可,因为你无畏权势地位,\f + \fr 12:14. \fr*\ft 原意为“你不在乎其他人,因为你从不看人脸色。”但这种直译会显得耶稣不关心别人,生性冷漠。\ft*\f*只依据真理讲述上帝之道。那么请问,向凯撒纳税是否正确? \v 15 我们是该交税呢还是拒绝?” \p 耶稣看出他们的虚伪,就对他们说:“为何要试探我?拿个银币给我,我来看看。” \p \v 16 于是他们拿来一个银币。耶稣问:“这上面是谁的头像,谁的刻字?”他们回答他:“凯撒。” \p \v 17 耶稣说:“是凯撒的就应属于凯撒,是上帝的就应属于上帝。”这番话让那些人感到很震惊。 \p \v 18 撒都该人向来不相信复活一事,他们来到耶稣那里,问他: \p \v 19 “老师,摩西曾写道:如果一个男人死了,留下妻子,但没有儿女,他弟弟就应当娶他的妻子,为哥哥留后。\f + \fr 12:19. \fr*\ft 见《申命记》25:5。\ft*\f* \v 20 从前有兄弟七人,老大娶了妻子后死了,没有留下子嗣; \v 21 老二娶了这寡妇,没等到生下孩子也死了;第三个也是这样。 \v 22 事实上,那七个兄弟都和她结过婚,但都没等留下孩子就死了,最后那女人也死了。 \v 23 到了复活之时,如果他们都复活,她算是谁的妻子呢?因为七个人都娶过她。” \p \v 24 耶稣对他们说:“你们错了,因为你们根本不理解经文的意思,也不知道上帝的力量。 \v 25 因为人死后复活,将不娶不嫁,而是如天国的天使一样。 \v 26 关于死人复活的问题,摩西讲过一个关于荆棘的故事,上帝对摩西说:‘我是亚伯拉罕的上帝,以撒的上帝,雅各的上帝\f + \fr 12:26. \fr*\ft 见《出埃及记》3:2-6。\ft*\f*。’你们没看过这个故事吗? \v 27 他不是死人的上帝,而是活人的上帝。你们真是大错特错!” \p \v 28 一个宗教老师走过来,听他们的辩论。他意识到耶稣给出了好的回答,于是就问:“诫命中哪一条最重要?” \p \v 29 耶稣回答:“最重要的是:‘以色列啊,请听好!主,我们的上帝,我们唯一的主。 \v 30 你要全心、全性、全意、全力地爱主,爱你的上帝。’\f + \fr 12:30. \fr*\ft 引自《申命记》6:4。\ft*\f* \v 31 第二重要的是:‘要爱人如己’。\f + \fr 12:31. \fr*\ft 引自《利未记》19:18。\ft*\f*再没有哪条诫命比这两条更重要。” \p \v 32 那位宗教老师对耶稣说:“老师,你说的很对,上帝是唯一的,除了他以外别无他人。 \v 33 我们要全心、全意、全力地爱他,要爱人如己,这比各种仪式和祭物好多了。” \p \v 34 耶稣见他回答得很睿智,便说:“你距离上帝之国不远了。”从此之后,再也没有人敢向耶稣提问。 \p \v 35 耶稣在圣殿内讲道。他问:“宗教老师如何讲述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? \v 36 由于大卫曾被圣灵感召,他便声称,主对我主说:‘你坐在我的右边,等我把你的仇敌放在你的脚下。’\f + \fr 12:36. \fr*\ft 引自《诗篇》110:1。\ft*\f* \v 37 由于大卫让别人称其为主,他又怎么会是大卫的子孙呢?”民众对耶稣的这番话感到非常满意。 \p \v 38 耶稣继续教导大家,说:“你们要提防那些宗教老师,他们喜欢穿长袍走来走去,喜欢人们在集市中向他们问安, \v 39 喜欢在会堂中位于高位,喜欢成为筵席上的首座。 \v 40 他们欺骗寡妇的财产,\f + \fr 12:40. \fr*\ft 原意为“吞噬寡妇的房产。”\ft*\f*进行冗长的祷告伪装自己。这些人在审判中必受更重的刑罚。” \p \v 41 耶稣坐在捐款箱面前,看着人们将钱币交上来。很多富人都交上来大量的钱财, \v 42 然后一个穷寡妇走来,投入两枚小钱。\f + \fr 12:42. \fr*\ft 原意为两枚价值很低的“小硬币。”\ft*\f* \v 43 耶稣把门徒叫过来,对他们说:“告诉你们实话,这个可怜的寡妇投入的资金比其他所有人加起来都多。 \v 44 因为其他人都是拿出自己一部分财富,她却把自己赖以生存的钱都交上去了。” \b \c 13 \p \v 1 耶稣离开圣殿的时候,有一个门徒对他说:“老师,你看这些大石头,还有这些雄伟的建筑!”\f + \fr 13:1. \fr*\ft 原意为“这些石头的模样,这些建筑的模样。”\ft*\f* \p \v 2 耶稣说:“你看这些雄伟的建筑,将来不会哪块石头堆砌在其他石头上,因为一切都会倒塌。” \p \v 3 耶稣坐在橄榄山上,面向圣殿,彼得、雅各、约翰和安得烈私下问他: \v 4 “请告诉我们,这一切什么时候会发生?这一切将要发生时,会有什么预兆?”\f + \fr 13:4. \fr*\ft 由于门徒将两件事放在了一个问题里,所以耶稣的回答涵盖了圣殿毁灭和最终末日的两个层面。\ft*\f* \p \v 5 耶稣告诉他们:“你们要小心,不要被人迷惑。 \v 6 许多人会跑来假冒我的名,声称‘我就是基督’,迷惑众人。 \v 7 如果你们听说附近和远方有战争,不要担心,这些事情必然发生,但不是最终结局。 \v 8 一个民族要攻打另一个民族,一个国家要对抗另一个国家,到处有地震和饥荒,但这就是世界诞生所经历痛苦的开始。 \p \v 9 你们要小心!因为人们会把你们交给公议会,你们会在会堂中被鞭打,还因为我的缘故,必须站在总督和君王面前向他们作证。 \p \v 10 但必须先将福音传给每个城邦。 \v 11 当你们被抓并送去审判,无需担心该说什么,到时候你们听到告诉你的话,就说出来,因为说话的不是你们,而是圣灵。 \p \v 12 兄弟会彼此背叛丧命,父亲会背叛儿子,儿女会悖逆父母,甚至置他们于死地。 \v 13 因为我的原因,你们会被众人憎恨,但只要坚持忍耐到底,一定会获得救赎。 \p \v 14 当你们看见那‘污秽的偶像崇拜’\f + \fr 13:14. \fr*\ft 原意为“导致毁灭的偶像崇拜。”见《但以理书》9:27、《但以理书》11:31和《但以理书》12:11。\ft*\f*站在但以理先知所说圣地(读至此处应认真思考),这时候,住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。 \v 15 站在屋顶的人,不要跑回屋子里取东西, \v 16 如果你在田里,也不要回去取衣服。 \v 17 那样的日子,对于怀孕和哺乳婴儿的女人极为可怕! \v 18 要去祈祷,不要让这一切发生在冬季。 \v 19 因为那时必有大灾难,这是从世界的开始到现在未曾有过的,以后也必不会再有。 \v 20 如果上帝不想尽快结束那些日子,将无人幸免,但为了上帝所选之人,那些日子必会变短。 \p \v 21 那时如果有人对你们说:‘看,基督在这里!看,基督在那里!’不要信。 \v 22 因为到时必有假弥赛亚和假先知出现,可能会做出神迹和奇事,如果如此,就连天选之子都会迷惑。 \v 23 所以务必小心!我已经提前把这一切都告诉你们了。 \p \v 24 那些灾难过后会发生这样的事情:‘太阳会暗淡,月亮不再发光, \v 25 众星从天空陨落,天之力量被动摇。’\f + \fr 13:25. \fr*\ft 见《以赛亚书》13:10。\ft*\f* \p \v 26 届时,他们将看到人子携伟大的力量和荣光,驾云降临。\f + \fr 13:26. \fr*\ft 见《但以理书》7:13-14。\ft*\f* \v 27 他会派出天使,把从极地到天涯的天选之子大批召集而来。\f + \fr 13:27. \fr*\ft 原意为“从来自四个方向的风中”\ft*\f* \p \v 28 要学习无花果树,当树枝发出嫩芽并长出叶子,你们便知道夏天已来。 \v 29 同样,当你们看到这些事发生,就知道必须发生的事情已经来到,就在你的门口! \v 30 告诉你们实话,这一切必将发生,然后这个世界才会过去。 \v 31 天地都将走向终结,但我的教诲不会消失。 \p \v 32 发生这种事情时,无人再知晓日子或是时间,甚至连天使或人子都不知情,只有天父知道。 \v 33 要小心!保持清醒!你们不知道那一天何时来临。 \v 34 这就像一个人要出外远行,唤自己的仆人来,把产业交给他们,告诉每个仆人该做什么,然后离开。他还提醒看门人要保持清醒。 \p \v 35 所以要警醒,因为你们不知道主人何时回来,也许黄昏、也许夜半、也许是黎明、也许清晨。 \v 36 你肯定不愿意在他忽然回来时,发现你们正在睡觉。 \v 37 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,也对众人说过,‘保持警惕!’” \b \c 14 \p \v 1 逾越节和除酵节前两天,祭司长和宗教老师想方设法用诡计逮捕耶稣,然后将其杀害。 \v 2 但他们暗想:“不可在节日期间下手,免得引发民众暴动。” \p \v 3 耶稣这段时间在伯大尼。一天他在麻风病人西门家里吃饭时,一个女人前来,拿着一瓶非常昂贵的甘松纯香膏。她打破瓶身,把香膏倒在耶稣的头上。\f + \fr 14:3. \fr*\ft 甘松:一种香精油,从中国和印度当地的甘松植物根茎提取。\ft*\f* \p \v 4 那里的人中,有人很生气地说:“为什么这样浪费香膏呢? \v 5 这香膏的钱值一年的薪水\f + \fr 14:5. \fr*\ft 原意为“300个银币。”\ft*\f*,应该用来接济穷人。”他们对她感到很愤怒。 \p \v 6 但耶稣说:“让她这么做!她对我做了一件美好的事情,为何要批判她?” \v 7 你们常与穷苦人在一起,\f + \fr 14:7. \fr*\ft 见《申命记》15:11。\ft*\f*可以随时帮助他们。但你们不常和我在一起。 \v 8 她已尽其所能在我被安葬之前,提前用香膏涂上我的身体。 \v 9 告诉你们实话,无论福音传到世界何处,人们世界都会记得她的所作所为。 \p \v 10 这时,十二门徒中的的加略人犹大跑去见祭司长,要把耶稣出卖给他们。 \v 11 他们听此甚是欢喜,就答应给他好处,于是犹大就开始寻找出卖耶稣的机会。 \p \v 12 除酵节的第一天,也是宰杀逾越节羊羔的那一天,门徒问耶稣:“你想要我们到哪里为你预备逾越节晚餐呢?” \p \v 13 耶稣派出两名门徒,对他们说:“你们去城里,看到一个拿着水瓶之人向你们迎面走来,就跟着他。 \v 14 无论他进入谁家,就询问那家的主人,我和门徒应该在哪里庆祝逾越节。 \v 15 他必带你们去楼上一个大房间处,那里已经布置整齐,预备妥当,你们在那里为我们做准备就好了。” \p \v 16 门徒离开了,他们进了城,果真遇到了耶稣所说之事,于是预备好了逾越节的晚餐。 \v 17 到了晚上,耶稣和十二门徒过来了。 \p \v 18 在用餐的过程中,耶稣说:“告诉你们实话,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。” \p \v 19 门徒们都很震惊,纷纷询问:“是我吗,是吗?” \p \v 20 耶稣对他们说:“他是十二门徒里的一人,就是与我分享食物之人中的一个。” \v 21 正如经文所预言:“人子将逝,但出卖人子之人必有灾祸!而且那人如果没有降生才好。” \v 22 他们用餐时,耶稣拿起饼,祝福后把饼分给众人,说:“拿去吃吧,这是我的身体。” \p \v 23 他又拿起杯子,祝福后把它递给门徒,他们都喝了。 \v 24 耶稣说:“这是我的血,为众人而流,用于立约\f + \fr 14:24. \fr*\ft 又意为“契约”或“誓言。”\ft*\f*。 \v 25 告诉你们实话,从今后我不再喝葡萄酒,直到我在上帝之国品尝新酒。” \p \v 26 他们吟唱完圣歌后开始向橄榄山而去。 \p \v 27 耶稣告诉他们:“你们所有人都会放弃我,因为经文上记着:‘我要攻击牧人,羊群就彻底散了。’\f + \fr 14:27. \fr*\ft 引自《撒迦利亚书》13:7。\ft*\f* \v 28 但在我复活后,要比你们先到加利利。” \p \v 29 彼得对他说:“就算所有的人都弃你而去,我也不会。” \p \v 30 耶稣对他说:“我告诉你实话,就在今天晚上,鸡叫两遍以前,你会有三次不肯认我的情况。” \p \v 31 彼得坚决地说:“就算必须与你同死,我也决不会不认你!”众人也这样说。 \p \v 32 他们来到一个名叫客西马尼的地方;\f + \fr 14:32. \fr*\ft 意为“橄榄树。”\ft*\f*耶稣对门徒说:“你们坐在这里,我去祷告了。” \v 33 他带上彼得、雅各和约翰,这时开始感到心烦意乱,非常难过。 \p \v 34 耶稣对他们说:“这痛苦如此煎熬,我感到快死了一样。请留在这里,保持警醒。” \v 35 耶稣稍往前了几步,伏在地上祷告,请求如果可能,那必然发生的事情就不要发生\f + \fr 14:35. \fr*\ft 原意为“时间。”\ft*\f*。 \p \v 36 他说:“上帝啊,吾父,你无所不能,那么求你让这次的痛苦远离我。但这不应是我所求的,而是你所要的。” \p \v 37 耶稣回来后发现门徒睡着了,就对彼得说:“西门,你睡着了吗?难道你连一个小时也不能清醒吗? \v 38 保持清醒进行祷告,以免被诱惑征服。你们精神虽然有意愿,但肉体却很软弱。” \p \v 39 耶稣再次离开去祷告,祷告的内容相同。 \v 40 他再回来的时候,看见门徒都睡着了,因为他们实在太疲倦了,\f + \fr 14:40. \fr*\ft 原意为“他们的眼皮很重。”\ft*\f*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。 \v 41 耶稣第三次回来,对他们说:“你们还在睡觉吗?还在休息吗?那么现在就休息够了,\f + \fr 14:41. \fr*\ft 这个词原为希腊语,此处含义不明。通常意为“完全支付。”\ft*\f*因为时间到了!看,人子即将遭受背叛,将其交给一群罪人。 \v 42 起来吧,我们走!出卖我的人来了。” \p \v 43 耶稣正说话之际,十二门徒中的犹大和一群手拿刀棒之人前来,这些人都是祭司长、宗教老师和长老所派。 \v 44 这个叛徒和他们约好一个暗号:“我亲吻谁,谁就是耶稣。抓住他,让士兵把他押走。” \p \v 45 犹大来了,对耶稣说:“拉比!”然后亲吻耶稣。 \v 46 其他人动手抓住耶稣,把他逮捕。 \v 47 但站在耶稣身边的一个人拔出自己的刀,砍了大祭司的仆人一刀,削掉他的一只耳朵。 \p \v 48 耶稣对他们说:“你们带着刀棒而来,是把我当作危险的罪犯捉拿吗? \v 49 我每天在圣殿中教导众人,跟你们在一起,你们却没有捉拿我。这一切就是为了应验经文所述。” \p \v 50 这时候,所有门徒都逃跑了,弃他而去。 \v 51 (有一个年轻的追随者,披着一块麻布。 \v 52 众人捉住他时,他丢掉麻布,赤身逃跑了。) \p \v 53 他们把耶稣押到大祭司那里,所有的祭司长、长老和宗教老师都聚集在一起。 \v 54 彼得远远跟着耶稣,走进大祭司的官邸,和差役们一起火炉旁取暖。 \p \v 55 屋子内,祭司长和公议会的所有人\f + \fr 14:55. \fr*\ft 原意为“古犹太最高法院。”\ft*\f*都在试图找证据控告耶稣,要把他处死,但什么都没有找到。 \v 56 虽然有许多人作假证控告他,但他们的证供相互矛盾。 \p \v 57 有几个人站起来,作假证控告他说: \v 58 “我们听他说过:‘我要拆毁这由人手所建之所,三日之内另建一座并非人手所造的圣殿。’” \v 59 但就是这样的证词,也并不能自圆其说。 \p \v 60 大祭司站起来,走到议会面前,问耶稣:“这些人作证控告你的是什么?你没有什么想说的吗?” \v 61 耶稣沉默。大祭司又问他:“你是被祝福的圣子基督吗?” \p \v 62 耶稣说:“我是。你们会看到人子站在万能上帝的右边,驾天上云彩降临。”\f + \fr 14:62. \fr*\ft 见 诗篇 110:1和 但以理书 7:13。\ft*\f* \p \v 63 大祭司于是撕开自己的衣服\f + \fr 14:63. \fr*\ft 在当时用于表达巨大的痛苦。\ft*\f*,说:“我们还要什么证人呢? \v 64 你们都听见这亵渎之语了。你们认为如何?” \p 他们都认为他有罪,要求将其处决。 \v 65 于是有人开始向他吐唾沫,蒙住他的脸,用拳头打他,对他说:“现在你怎么不预言了,你这个‘预言家’!”士兵把他带到一旁,开始殴打他。 \p \v 66 这时候,彼得坐在外面的院子里,大祭司的一个婢女走过来, \v 67 看见彼得在烤火,那婢女径直看着他说:“你也是那拿撒勒人耶稣一伙的!” \p \v 68 彼得却否认说:“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,不知道你什么意思!”他于是走到前院,这时鸡叫了。\f + \fr 14:68. \fr*\ft “一只公鸡在打鸣。”在部分早期手抄本中并无这一段。\ft*\f* \p \v 69 那婢女看见他在那里,就又对旁边的人说:“这个人也是他们一伙的!” \v 70 彼得再次否认。过了一会,其他人对彼得说:“你真是他们一伙的,因为你也是加利利人。” \p \v 71 彼得就诅咒发誓说:“我不认得你们说的这个人!” \v 72 此刻听到公鸡第二次打鸣。彼得想起耶稣对他说过的话:“鸡叫两遍以前,你会有三次不肯认我的情况。”想到这里,他痛哭起来。 \b \c 15 \p \v 1 第二天清晨,祭司长和长老、宗教老师以及公议会全体做出决定。他们把耶稣捆绑起来,送到彼拉多处。 \p \v 2 彼拉多问他:“你是犹太人之王?”耶稣回答:“这是你说的。” \p \v 3 祭司长对耶稣提起很多控告。 \v 4 彼拉多又问他:“你看,他们对你提出这么多控告,你不想为自己辩护吗?” \v 5 但耶稣仍一言不发,彼拉多很惊讶。 \p \v 6 每年这个时候,彼拉多都会照例按着众人的要求,特赦一名囚犯。 \v 7 有一名叫做巴拉巴的罪犯,是一个反叛组织的成员,曾杀过人。 \v 8 民众来到彼拉多处,请他大赦巴拉巴。 \p \v 9 彼拉多回答他们:“那你们想不想让我释放这犹太人之王?” \v 10 他其实知道,祭司长是因为嫉妒才把耶稣交上来。 \v 11 祭司长却煽动民众,一定要总督赦免巴拉巴而非耶稣。 \p \v 12 彼拉多又问他们:“那么,对于这个被称为犹太人之王的人,你们想让我怎样处置?” \p \v 13 众人喊到:“把他钉上十字架!” \p \v 14 彼拉多说:“为什么呢?他做了什么恶事呢?”众人更大声地喊叫:“把他钉上十字架!” \p \v 15 彼拉多只想安抚愤怒的民众,于是释放了巴拉巴,但对耶稣进行了鞭打处罚,然后将他送走,准备钉上十字架。 \v 16 士兵把耶稣带进总督府\f + \fr 15:16. \fr*\ft 罗马官员的宅邸。\ft*\f*的院子里,召集整个军队的士兵都在那里集合。\f + \fr 15:16. \fr*\ft 一个军团大概 600 名士兵。\ft*\f* \v 17 他们给耶稣穿上紫色长袍,用荆棘编成冠冕戴在他头上。 \v 18 然后向他敬礼,说:“犹太人之王万岁!” \v 19 接着就用芦苇反复打他的头,朝他吐唾沫还跪下来,仿佛膜拜他一般。 \v 20 嘲笑完后,士兵把他的紫色外袍脱下,让他穿回自己的衣服,然后准备将他送上十字架。 \v 21 有一个名叫西门的古利奈人从乡下来到城里,他是亚历山大和鲁孚的父亲。原本只是经过此地,士兵却强迫他背上耶稣的十字架。 \p \v 22 他们把耶稣带到一个名叫各各他的地方,意为髑髅地, \v 23 士兵拿出没药调配的酒给他喝,但耶稣没有喝。 \v 24 他们把耶稣钉上十字架,抽签分他的衣服,看谁能分到什么。\f + \fr 15:24. \fr*\ft 见《诗篇》22:18。\ft*\f* \v 25 他们钉他上十字架之时,是上午九点钟。 \v 26 耶稣的罪状牌上写着“犹太人之王。” \p \v 27 同时钉上十字架的还有两个强盗,一个在耶稣右侧,一个在左侧。 \v 28 \f + \fr 15:28. \fr*\ft 在很多早期手抄本中并无第 28 句。\ft*\f* \v 29 路人讥笑他,摇着头说:“哼,就是你说要拆毁圣殿,然后在三日内再次建造它的吧? \v 30 现在把自己从十字架上救下来吧!” \v 31 祭司长和宗教老师也同样讥笑他,彼此说:“他救得了别人,却不能救自己, \v 32 如果他真是基督,是以色列的王,现在就从十字架走下来,我们看见就会信你。”甚至连其他被钉上十字架的人都在侮辱他。 \p \v 33 正午时分,整个地区都陷入黑暗,直到下午三点钟。 \v 34 下午三点,耶稣大声呼叫:“以利,以利,拉马撒巴各大尼。”意思为:“我的上帝,我的上帝,你为什么抛弃我?”\f + \fr 15:34. \fr*\ft 引自《诗篇》22:1。\ft*\f* \v 35 站在旁边的几个人听见了就说:“看,他呼叫以利亚呢。” \v 36 有一个人跑去拿海绵浸满了酸酒,绑在芦苇上,递给耶稣喝,\f + \fr 15:36. \fr*\ft 见《诗篇》69:21。\ft*\f*说:“等着瞧吧,看看以利亚来不来救他。” \v 37 耶稣痛苦地大叫一声死去。 \v 38 圣殿里的垂帘从上到下裂成两半。 \v 39 看见他这样死去,站在他对面的百夫长说:“这人真是上帝之子!” \p \v 40 有一些妇女在远处观看,她们中有抹大拉的玛利亚、小雅各和约西的母亲玛利亚以及撒罗米。 \v 41 耶稣在加利利期间,这些女人就一直跟随他、服侍他。此外,还有许多和他一同去过耶路撒冷的女人。 \p \v 42 这天是星期五,\f + \fr 15:42. \fr*\ft 原意为“准备日。”\ft*\f*也是安息日的前一日,夜幕降临, \v 43 亚利马太的约瑟来了,他是公议会的成员,他在等待着神的国度的到来。他斗胆去见彼拉多,请求带回耶稣的身体。 \v 44 彼拉多惊讶耶稣已死,就把百夫长叫来,问耶稣是否已死。 \v 45 从百夫长那里确认后,彼拉多就把遗体交给约瑟。 \v 46 约瑟买了细麻布,把耶稣的躯体从十字架上取下,用细麻布裹好后,葬于一个他在岩石中凿出来的坟墓内,又用一块大石头挡住墓门。 \v 47 抹大拉的玛利亚和约西的母亲玛利亚亲眼看到安放他的地方。 \b \c 16 \p \v 1 安息日结束后,抹大拉的玛利亚、雅各的母亲玛利亚和撒罗米买了香膏,打算涂抹在耶稣身体上。 \v 2 在一周第一天\f + \fr 16:2. \fr*\ft 原意为“一周的第一天。”\ft*\f*大清早,太阳刚刚升起,她们来到坟墓处, \v 3 彼此商量:“怎么才能把墓门的大石头挪开?” \v 4 但当她们来到这里再看,却发现石头已经挪开。 \p \v 5 她们走进坟墓,却看见一名身穿白袍的青年坐在右侧,她们甚是惊恐。 \p \v 6 那青年对她们说:“别怕!你们想找钉上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稣,他已经不在这里了,因为他已经复活了。 \v 7 看,这里就是他安葬的地方。去告诉他的门徒和彼得,耶稣要先你们一步去加利利,正如他之前所说,你们在那里就会看见他。” \p \v 8 她们从坟墓中跑出来,身体不停打颤,感到很困惑。由于害怕,她们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这件事。\f + \fr 16:8. \fr*\ft 很多早期版本的《马可福音》到此为止。其他的版本会继续如下文。\ft*\f* \p \v 9 在一周第一天的清晨,耶稣复活,先向抹大拉的玛利亚显现,耶稣曾从她身上驱赶了七个恶鬼。 \v 10 她将这个消息告诉一直追随耶稣的那些人,他们正在悲伤地哭泣。 \v 11 众人听玛利亚说耶稣复活,虽然是她亲眼所见,但却并不相信。 \v 12 随后,有两名门徒离开这里向村子走去,耶稣用另一个方式向他们显现。 \v 13 于是他们回来告诉其他人,但其他人也不相信。 \p \v 14 后来,当十一名门徒吃饭时,耶稣又向他们显现,责怪他们缺乏信心又顽固不化,因为他们不相信目睹他复活之人的话。 \p \v 15 他又对他们说:“到世界各地去,向所有人传递福音。\f + \fr 16:15. \fr*\ft 原意为“所有造物。”\ft*\f* \v 16 信我者必会进行受洗,必会获得救赎,不信者必被定罪。 \v 17 信我者将有神迹相伴,以我之名赶走所有鬼怪,还会以其他语言交流, \v 18 能徒手握蛇,如果喝下毒药,也不会受到伤害,手触病患即可使其痊愈。” \p \v 19 主耶稣向门徒说完这一切,便被接到天上,落座于上帝的右边。 \v 20 门徒们走向世界,到处传扬福音,主与他们同在,通过神迹证实他们所传之道为上帝的讯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