\id JHN - 免费的易读圣经 Free Easy-to-read Bible \ide UTF-8 \h 约翰福音 \toc2 约翰福音 \toc1 约翰福音 \mt 约翰福音 \c 1 \p \v 1 在世界之初,道即已存在\f + \fr 1:1. \fr*\ft 换言之,道在世界创造之前便已亘古存在。道的概念不仅是用字母组成的单词,更像《创世记》1:1 所述,那是神圣思想,是上帝旨意的表达,那是神性存在的证据。\ft*\f*。这是上帝之道,道即上帝。 \v 2 在万物之初,这道便与上帝同在。 \v 3 万物皆为他所造,没有上帝就没有世上的一切。 \v 4 他是生命之源,这生命就是人之光。 \v 5 光照亮黑暗,黑暗不能将光熄灭。\f + \fr 1:5. \fr*\ft 这个单词在原文中的意思也可能表示“力量过大”或“理解。”\ft*\f* \p \v 6 上帝派一位叫做约翰的人前来, \v 7 证明和解释光,让众人通过他相信上帝。 \v 8 约翰不是光,而是要来此为那光作见证。 \p \v 9 这真正的光来到世界,普照世人。 \v 10 他在这个世界上,世界乃通过他创造而成,但世界却并不知晓他是谁。\f + \fr 1:10. \fr*\ft 或“无法认出他。”\ft*\f* \v 11 他来到自己的子民身边,但他们却不接受他。\f + \fr 1:11. \fr*\ft 或“他来到自己的家,但他的人民不欢迎他。”\ft*\f* \v 12 但接受他就是相信他的人,他会赋予他们成为上帝儿女的权利。 \v 13 他们并非以人间方式诞生的儿女,不是人类欲望的结果或父亲做出的决定,而是由上帝诞生。 \v 14 道变身人类,生活在人类中间,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荣光,这是天父唯一\f + \fr 1:14. \fr*\ft 原意为“唯一受生。”这是指的是地位和独特性,而不是诞生之意。\ft*\f*之子的荣光,满溢恩典和真理。 \p \v 15 约翰为他作见证,向民众高声呼喊:“他就是我之前所说的那个人:‘在我之后到来的人,远比我重要得多,因为他早在我之前就已存在。’” \v 16 他生性慷慨,我们接受他的慷慨,不断获得恩典之礼。 \v 17 律法借由摩西颁布,恩典和真理却是通过耶稣基督而存在。 \v 18 从未有人见过唯一的上帝,只有距离天父最近之人,才能向我们展示何为上帝。\f + \fr 1:18. \fr*\ft 或“让他被知晓。”\ft*\f* \p \v 19 犹太人从耶路撒冷派祭司和利未人来到约翰这里,问他:“你是谁?”以下便是约翰做出的公开呈明。 \v 20 约翰明确而坦诚地说:“我不是基督。”没有一丝犹豫。 \p \v 21 他们问:“那么你是谁?是以利亚吗?” 他说:“不,我不是。” “是那位先知吗?”\f + \fr 1:21. \fr*\ft 在犹太人的思想中,会有一位特别的先知预料到末日。\ft*\f* 他回答:“不是。” \p \v 22 他们再问:“那么你是谁?我们需要回复派我们前来之人。你认为你自己是谁?” \p \v 23 他说:“我就是荒野中的呼喊之声:‘修直主的路!’”他引用了以赛亚先知所说的一句话。\f + \fr 1:23. \fr*\ft 引自《以赛亚书》40:3。\ft*\f* \p \v 24 这些由法利赛人\f + \fr 1:24. \fr*\ft “祭司和利未人”:在第 19 句中有相关隐喻。\ft*\f*派来的祭司和利未人 \v 25 问约翰:“你既然不是基督、不是以利亚、也不是那位先知,那么你为什么施洗?” \p \v 26 约翰回答:“我只是用水施洗,但你们中却有一个人,你们并不认识。 \v 27 他在我之后到来,我即使给他解鞋带都不配。” \v 28 约翰在约旦河施洗,这一切就发生在约旦河远处的伯大尼。 \p \v 29 第二天,约翰见耶稣向他走来,就说:“看,这是上帝的羔羊,他可以去除这世间的罪! \v 30 这就是我说的那个人‘有一个人,在我之后到来,远比我重要的多,因为他早在我之前就已存在。’ \v 31 我本来不认识他。但为了让他可以显现给以色列人,我才来此用水施洗。” \p \v 32 约翰又给出关于耶稣的证明:“我曾看见圣灵如鸽子般从天上降落,停留在他的身上。 \v 33 我本来不认识他,但派我前来用水施洗的那个人对我说:‘如果你看见圣灵降下并停留在谁身上,谁就能用圣灵进行施洗。’ \v 34 我看到了所发生的一切,所以才能见证他就是上帝之子。” \p \v 35 第二天,约翰和他的两个门徒站在那里。 \v 36 约翰看见耶稣经过,就说:“看,这就是上帝的羔羊!” \v 37 那两个门徒听见他这番话,就开始跟随耶稣。 \p \v 38 耶稣转过身来,看见他们跟在身后,就问:“你们在寻找什么?”他们说:“拉比(意为‘老师’),你住在哪里?” \p \v 39 他说:“来看看吧。”于是他们就跟随他,看到他所住的地方。当时是下午四点,这一天剩下的时间,他们都和耶稣待在一起。 \p \v 40 在听从约翰跟随耶稣的那两个人中,有一个人是西门(即彼得)的弟弟安得烈。 \v 41 他先找到自己的哥哥西门,告诉他:“我们遇见弥赛亚了!”(“弥赛亚”意为“基督。”)\f + \fr 1:41. \fr*\ft “基督”的本意为“被涂抹圣油之人。”\ft*\f* \v 42 然后他就带着西门去见耶稣。耶稣直接看着西门说:“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,但现在你叫做矶法。”(即“彼得。”)\f + \fr 1:42. \fr*\ft 矶法和彼得都有“岩石”或“石头”的意思。\ft*\f* \p \v 43 第二天,耶稣决定去加利利。路上遇见了腓力,就对他说:“跟随我吧!” \v 44 腓力是伯赛大人,是安得烈和彼得的同乡。 \p \v 45 腓力找到拿但业,告诉他:“我们遇见了摩西在律法书上所写,众先知所记载的那个人,他就是约瑟的儿子,拿撒勒人耶稣。” \p \v 46 拿但业说:“拿撒勒?那里能出什么好事?”腓力说:“来看看就知道了!” \p \v 47 耶稣看见拿但业向他走过来,这样评价他:“看,这是一位真正的以色列人!没有任何污点和过错。” \p \v 48 拿但业问他:“你怎么知道我呢?”耶稣回答:“在腓力招呼你之前,我看到你站在无花果树下。” \p \v 49 拿但业欢呼道:“拉比,你是上帝之子,你是以色列的王!” \p \v 50 耶稣说:“你相信我,就是因为我说‘我看见你在无花果树下’这句话吗?你看到的会更多!” \v 51 然后耶稣说:“告诉你实话,你将看见天空开启,上帝的天使在人子处上上下下。”\f + \fr 1:51. \fr*\ft 即雅各在《创世纪》28:12中的经历。用“人子”替代“阶梯。”\ft*\f* \b \c 2 \p \v 1 两天\f + \fr 2:1. \fr*\ft 原意为“第三天”(包括当天)。\ft*\f*后,耶稣的母亲参加了在加利利的迦拿举行的一场婚宴。 \v 2 耶稣和门徒们也受邀参加。 \v 3 席间的酒喝光了,耶稣的母亲对他说:“他们没有酒了。” \p \v 4 耶稣说:“母亲,你为什么叫上我呢?\f + \fr 2:4. \fr*\ft 原意为“对我和对你来说是什么?”(也就是说,“这与我或你有什么关系?”)\ft*\f*我的时候还未到。” \p \v 5 他母亲告诉仆人:“他吩咐你什么,就做什么。” \p \v 6 附近有六口石罐,每口可盛 20 到 30 加仑的水,用于犹太人的洁净礼。\f + \fr 2:6. \fr*\ft 原意为“两到三桶。”\ft*\f* \v 7 耶稣吩咐仆人:“把罐子倒满水。”他们就在里面灌满水。 \v 8 耶稣又吩咐他们:“现在倒出来,送给宴席的主人。”他们就照做了。 \v 9 但宴席主人不知道酒从哪里来的,只有仆人知道。当宴席主人发现所饮的不再是水,而是水变成的酒,于是就把新郎叫过来。 \p \v 10 主人对他说:“人们都是先摆上好酒,等到客人喝够了,才摆上次等的酒,但你却把好酒留到最后。” \v 11 这是耶稣的第一件神迹,地点是加利利的迦拿行。他展露了自己的荣耀,这也让他的门徒开始相信他。 \p \v 12 在这以后,耶稣和母亲、弟弟和门徒们去往迦百农,在那里住了几天。 \v 13 犹太人的逾越节将至,耶稣又去了耶路撒冷。 \v 14 在圣殿中,他看到这里有卖牛、羊、鸽子的小贩,还有人坐在桌子前兑换银钱。 \v 15 于是他用绳索做了一条鞭子,将众人连羊带牛都赶出了殿外,倒掉兑换银钱之人的硬币,推翻他们的桌子。 \v 16 他命令卖鸽子的小贩:“把这些东西拿出去!不要把我父的圣殿变成巿场!” \v 17 他的门徒想起经文中所说:“我愿为你的圣殿奉献,这想法如火焰在我心中燃烧!”\f + \fr 2:17. \fr*\ft 引自《诗篇》69:9。\ft*\f* \p \v 18 几名犹太首领表示反对,问他:“你有什么权力这么做?你需要显示神迹证明你自己!” \p \v 19 耶稣回答:“如果拆毁这圣殿,我三天之内就能把它建造起来!” \p \v 20 犹太首领说:“这殿花了四十六年才建成,你三天内就能把它建好吗?” \v 21 但其实耶稣所说的圣殿就是他的身体。 \v 22 所以当耶稣死而复生,门徒们想起了他说过这话,也就相信了经文和耶稣所言的一切。 \p \v 23 耶稣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期间,许多人看见他显现神迹,就纷纷相信了他。 \v 24 但耶稣却不信任他们,因为他了解关于人类的一切。 \v 25 他无需任何人告诉他什么是人性,他知道人类如何思考。 \b \c 3 \p \v 1 有一位名叫尼哥德慕的法利赛人,是犹太统治委员会中的一名成员。 \v 2 一天晚上,他找到耶稣说:“拉比,我们知道你是从上帝那里来的老师,如果不是因为与上帝同在,就没有人可以像你一样显现神迹。” \p \v 3 耶稣回答:“说实话,只有当你重生之时,\f + \fr 3:3. \fr*\ft 或“生于天国。”\ft*\f*才能亲历上帝之国。” \p \v 4 尼哥德慕问到:“但人老了怎能重生呢?难道是回到母亲腹中再诞生一次吗?” \p \v 5 耶稣回答:“说实话,只有用水和圣灵诞下的人,才能进入上帝之国。 \v 6 身体而生即为身体,圣灵而生即为圣灵。 \v 7 如果我对你说‘你们必须重生。’\f + \fr 3:7. \fr*\ft 第一个“你”是指尼哥德慕。第二个“你们”指的是更广泛的听众。\ft*\f*不要感到惊讶。 \v 8 风随心所欲地吹拂,你听得到它的声音,却不知道它从何而来,又要到哪里去。对众人而言,圣灵而生的人也是如此。” \p \v 9 尼哥德慕说:“这怎么可能?” \p \v 10 耶稣说:“你是以色列有名的教师,\f + \fr 3:10. \fr*\ft 原意为“你是以色列的老师。”\ft*\f*却不明白这样的事情吗? \v 11 说实话,我们只谈论自己知道之事,见证所见之事,但你们却不接受我们的见证。 \v 12 我告诉你们的只是人间之事,你们都不信,如果和你们讲述天国之事,你们又怎能信呢? \v 13 除了从天而降的人子,没有人曾升入天国。 \v 14 就像摩西在旷野中举起蛇,\f + \fr 3:14. \fr*\ft 见《民数记》21:9。\ft*\f*人子也必会被高举入天, \v 15 让所有相信他的人获得永生。 \p \v 16 这就是上帝爱这世界的方式,上帝他把自己的独子赐给他们,让信他的人不会死去,而是获得永生。\f + \fr 3:16. \fr*\ft 这个词经常翻译成“如此”(就像“如此被爱”),它描述的是上帝爱人的方式,而不是描述爱的程度或强度。\ft*\f* \v 17 上帝派他的儿子来到人世间,不是为了谴责世人,而要让世人因他而获得救赎。 \v 18 相信他的不会被定罪,至于不相信他的人,因为他们不相信上帝的独子,这本身就已经被谴责\f + \fr 3:18. \fr*\ft 或“谴责他们自己。”\ft*\f*了。 \v 19 做出这样的决定\f + \fr 3:19. \fr*\ft 或“审判。”\ft*\f*是因为光降临这个世界,但世人因作恶犯罪,不爱光反倒爱黑暗。 \v 20 作恶之人都恨光,不肯走到光下,生怕恶行暴露。 \v 21 行正道\f + \fr 3:21. \fr*\ft 原意为“行真理。”\ft*\f*之人都愿意走进光中,显现上帝在它们身上达成的结果。” \p \v 22 在这之后,耶稣和门徒来到犹太地并在此住下,开始与民众在一起,为他们施洗。 \v 23 约翰施洗的地点位于撒冷附近的艾农,因为那里水很充足,众人纷纷前去接受他的施洗。 \v 24 (当时约翰尚未入狱。) \v 25 一天,约翰的门徒和一个犹太人在辩论洁净礼的问题。 \v 26 他们来到约翰面前,对他说:“拉比,你看,约旦河另一侧的那个人,就是你为其见证的那个人也在施洗,大家都到他那里去了!” \p \v 27 约翰回答:“人所获得的一切,均来自天赐。 \v 28 我曾说过:‘我不是基督,不过是奉命为他准备道路而已’你们对此可以证明。 \v 29 娶新娘的人是新郎!当新郎的好友站在那里,只要听到新郎的声音就会心生喜悦。我也有同样的欢喜,但现在这欢喜已经结束了。 \v 30 他一定会变得更重要,我一定会变得更低微。” \p \v 31 从天而来一定比众人更伟大\f + \fr 3:31. \fr*\ft 或权威含义的“高于。”\ft*\f*,来自大地的则属于大地,其所言也不过人间之事。只有从天而来才会比万物更伟大。 \v 32 他对在天上的所见所闻做出见证,却没有人相信他所说的一切。 \v 33 接受他的见证,就代表你确认\f + \fr 3:33. \fr*\ft 原意为“批准的印记。”\ft*\f*上帝的真实。 \v 34 上帝派来之人讲述上帝之道,因为上帝不会对圣灵做出限制。 \v 35 天父爱这人子,已经把一切都交在他的手中。 \v 36 相信人子方得永生,不信人子就无法亲历永生,而是会遭受上帝的谴责。 \b \c 4 \p \v 1 耶稣意识到,法利赛人已经发现,他收门徒和施洗的人数已经超过了约翰, \v 2 (但进行施洗之人不是耶稣,而是他的门徒) \v 3 于是他离开犹太,返回加利利。 \v 4 途中需要经过撒玛利亚。 \v 5 随后他来到撒玛利亚一座名叫叙加的城邦,雅各送给他儿子约瑟的那块地就在这附近。 \v 6 雅各的井也在这里。正午时分,耶稣因为旅途疲倦,就坐在井旁。 \p \v 7 一个撒玛利亚妇人来此取水。耶稣对她说:“能不能给我点水喝。” \v 8 当时他的门徒都去城里买食物去了。 \p \v 9 撒玛利亚妇人对耶稣说:“你是犹太人,怎能向我这个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呢?”因为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完全没有往来。\f + \fr 4:9. \fr*\ft 或“犹太人不会与撒玛利亚人共享菜肴。”\ft*\f* \p \v 10 耶稣回答她:“但凡你意识到上帝的恩赐,知道是谁对你说‘能不能给我点水喝’,你一定会去求他了,他会赐给你生命之水。” \p \v 11 妇人说:“先生,你没有桶,井又深,又要到哪里获得生命之水呢? \v 12 我们的先父雅各把这口井留给我们,他自己,他的子孙和他的牲畜都曾喝过井中之水,难道你比他还伟大吗?” \p \v 13 耶稣回答:“喝过这里的水,之后还是会感到口渴。 \v 14 但如果喝了我给的水,就永远不会渴。我所赐的水会在他们的体内成为流淌的泉,让他们获得永恒。” \p \v 15 妇人说:“先生,请赐我这样的水,让我不再口渴,无需再到这里打水!” \p \v 16 耶稣说:“去叫上你的丈夫,然后回到这里来。” \p \v 17 妇人回答:“我没有丈夫。”耶稣说:“你说你没有丈夫,的确如此。 \p \v 18 你曾有五位丈夫,现在和你生活在一起的人并不是你的丈夫。你说的是事实!” \p \v 19 妇人说:“先生,现在我可以看出来,你是先知。 \v 20 我们的祖先在这个山上敬拜上帝,但你们\f + \fr 4:20. \fr*\ft 作为一名犹太人。\ft*\f*却说,必须在耶路撒冷敬拜。和我讲讲这个吧。” \p \v 21 耶稣回答:\f + \fr 4:21. \fr*\ft 耶稣称呼她为“妇人”,这是当时常用的一种方式,但英语的词语听起来不礼貌。\ft*\f*“相信我,你们膜拜天父的地点并非在这山上,也不在耶路撒冷。现在这个时刻将要来到。 \v 22 你们并不了解所膜拜的上帝\f + \fr 4:22. \fr*\ft 原意为“什么。”\ft*\f*,我们所膜拜的却是我们所知晓的上帝,因为救赎源自犹太人。 \v 23 这样的时刻正在到来——事实上已经来到。真正膜拜天父之人,会遵循真理、在精神上的中膜拜。因为天父寻找的就是这样膜拜他的人。 \v 24 上帝就是灵,膜拜他的人必会在自己的灵中膜拜,遵循真理膜拜。” \p \v 25 妇人说:“我知道(那被称为基督的)弥赛亚即将到来,他来是为了把一切都告诉我们。” \p \v 26 耶稣说:“我是——现在与你说话的就是他。”\f + \fr 4:26. \fr*\ft 在旧约中,“我是”是上帝的一个名字。耶稣告诉她自己就是弥赛亚,同时也确定了他的神性。\ft*\f* \p \v 27 这时门徒们回来了,看到耶稣和一个妇人说话,他们感到很惊讶,但没有人问:“你在做什么?”或说:“你为什么与她说话?” \v 28 那妇人丢下自己的水罐,跑回城里,对众人说: \v 29 “快来看看这个人,他把我所做的一切都说出来,这人会是基督吗?” \p \v 30 于是众人纷纷出城,要去看看耶稣。 \v 31 与此同时,门徒对耶稣说:“拉比,吃点东西吧!” \p \v 32 但耶稣说:“我有可以吃的东西,只是你们对此一无所知。” \p \v 33 门徒们询问彼此:“有人拿东西给他吃了吗?” \p \v 34 耶稣告诉他们:“遵循派我来此之人的旨意,完成他的工作,这就是我的食物。 \v 35 你们不是说‘距离收获还有四个月’?\f + \fr 4:35. \fr*\ft 从播种到收割通常需要四个月。\ft*\f*我告诉你们,睁开眼睛看看四周!田里的庄稼已经熟了,可以收获了。 \v 36 收获庄稼的人能获得工资,也可以为永生储存粮食,让撒种之人和收割之人都感到快乐。 \v 37 俗话说‘你撒种,我收割’,的确如此。 \v 38 我派你们去收获的,并非是你们劳作的结果,别人劳苦工作,你们来收获他们工作的成果。” \p \v 39 由于那名妇人见证说:“他把我所做的一切都说出来”,城里就有许多撒玛利亚人开始相信耶稣。 \v 40 他们来到耶稣所在的地方,祈求能和他在一起,于是耶稣就在那里停留了两天。 \v 41 因耶稣所说的话,信他的人就更多了。 \v 42 他们对那妇人说:“现在我们相信他,不再是因为你所说的,而是因为我们亲自听见了,确认他就是这世界的救世主。” \p \v 43 两天后,耶稣继续向加利利出发。 \v 44 耶稣自己就曾说过:“先知在自己的家乡不受尊敬。” \v 45 但耶稣抵达加利利后,那里的人都很欢迎他,因为他们曾到耶路撒冷过逾越节,见过他所做的一切。 \v 46 耶稣又造访了加利利的迦拿,就是他把水变成酒的地方。那附近有一个叫做迦百农的城邦,一名皇家长官的儿子患上重病。 \v 47 他听说耶稣从犹太返回了加利利,就跑来求他去医治他的儿子,因为那孩子命不久矣。 \p \v 48 耶稣对大家说:“如果看不见神迹和奇迹,你们就是不肯相信我。” \p \v 49 那位长官说:“主啊,趁我的孩子还没有死,求你去看看吧!” \p \v 50 耶稣告诉他:“回家吧,你儿子的病好了!” \p 那人相信了耶稣对他说的话,就回家了。 \v 51 他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仆人,仆人告诉他一个好消息:他的儿子活着,并且已经痊愈。 \v 52 他询问孩子痊愈的时间。他们告诉他:“昨天下午一点钟,高烧就退了。” \v 53 这位父亲意识到,耶稣也是在那个时间告诉他“你儿子的病好了”,于是他自己和全家人都相信了耶稣。 \v 54 从犹太回到加利利后,这是耶稣所做的第二件神迹。 \b \c 5 \p \v 1 此后迎来了一个犹太人节日,耶稣开始向耶路撒冷出发。 \v 2 在耶路撒冷羊门附近一个的水池,希伯来语名字叫做毕士大,池边有五条游廊。 \v 3 那里躺着许多病患,有的人看不到,有的人瘸腿,有的人瘫痪, \v 4 \f + \fr 5:4. \fr*\ft 在最早的手稿中并没有这一段,似乎是后来加进去,解释第 7 句。加在这里是为了提供信息:他们在那里等待水开始流动,因为天使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降临到水池,搅动里面的水。在这搅动过的水中,第一个进入池中之人无论何种疾病,都可以治愈。当时似乎有些人相信这个说法。\ft*\f* \v 5 其中一人已经病了三十八年。耶稣看到他便知道他病了很久,于是问他: \v 6 “你想要治愈吗?” \p \v 7 那病人回答:“先生,水被搅动的时候,没有人能把我放在池里,我试着到那边去,但总是给别人抢先。” \p \v 8 耶稣对他说:“站起来,拿着你的垫子,走吧!” \v 9 那人立刻痊愈,拿起垫子走动起来。 \p 由于那天是安息日。 \v 10 犹太人就对那被治愈之人说:“今天是安息日!你拿着垫子违反了律法!” \p \v 11 那人回答:“将我治愈的那个人对我说:‘拿着你的垫子,你可以行走了’。” \p \v 12 犹太人就问:“让你拿着垫子行走的人是谁?” \p \v 13 那人不知道治愈他的人是谁,因为耶稣已经悄然躲进了周围的人群中。 \v 14 后来,耶稣在圣殿里看到这个男人,就对他说:“看,你已经痊愈了,所以不能再犯罪,否则会招来更大的灾祸。” \p \v 15 那人就跑去告诉犹太人,将他痊愈之人就是耶稣。 \v 16 因为耶稣会在安息日做这样的事情,犹太人便开始对耶稣群起而攻之。 \v 17 耶稣却对他们说:“我父现在仍然在工作,我也是。”\f + \fr 5:17. \fr*\ft 或“我父始终在工作,我也在工作。”\ft*\f* \v 18 这话让犹太人更想杀了耶稣,因为他不但破坏安息日,还称上帝为自己的父亲,与上帝平起平坐。 \p \v 19 耶稣对他们解释到:“告诉你们实话,儿子凭自己什么都做不了,他只是做了曾目睹天父所做的事情,父行,子随。 \v 20 因为天父爱其儿子,于是把自己所做的一切展示给他看,还要向他展示更惊人的大事,足以让你们惊讶无比。 \v 21 因为天父让人死而复生,赋予其生命,儿子也以同样的方式,随其心意赋予死人以生命。 \v 22 天父不评判任何人,他将这评判的权力完全交给儿子, \v 23 所以,所有的人尊敬儿子一如尊敬天父。不尊敬儿子,就是不尊敬那派他前来的天父。 \v 24 告诉你实话,遵循\f + \fr 5:24. \fr*\ft 原意为“听。”\ft*\f*我所言、相信派我来此的上帝,就会获得永生,不会被定罪,而是会死而复生。 \p \v 25 告诉你实话,那时刻将至——事实上它已经到来。死人将听见上帝之子的声音,听到即会复活。 \v 26 就如天父拥有赐予生命的力量,他也将这赐予生命的力量交给儿子。 \v 27 因为他是儿子,所以天父还把审判的权力赐给儿子。 \v 28 不要对此感到惊讶,因为那个时刻将至,届时所有坟墓里的死人都会听见他的声音, \v 29 然后再次复活。行善之人复活后会获得生命,作恶之人复活后会被定罪。\f + \fr 5:29. \fr*\ft 见《但以理书》12:2。\ft*\f* \v 30 我凭自己什么都做不了。我只是根据天父之言进行审判\f + \fr 5:30. \fr*\ft 隐喻为“我父上帝所说。”\ft*\f*。我会进行公正的决定,因为我遵循的并非自己的意愿,而是派我前来之人的旨意。 \v 31 如果我自证,这样证明并不可信。 \v 32 但会有其他人为我作证,我知道他关于我的证言都是真实的。 \v 33 你们向约翰询问我的事情,他讲述了真相。 \v 34 我不需要人类的证明,但向你们解释这一切,只是为了我说这些事,是要你们得救。 \v 35 约翰就像一盏照耀的明灯,你们愿意在他的光中获得短暂的欢愉。 \v 36 但我所给予的证据远比约翰更强大,因为我所行之事乃奉天父之命, \v 37 这就是天父派我前来的证明。天父遣我来此,通过我传递讯息。你们从未听过他的声音,从未见过他的容貌, \v 38 也不接受他的讯息,因为你们不相信他派到这里之人。 \p \v 39 你们研究经文,认为可以通过经文获得永生,但这经文其实就证明了我! \v 40 到我这里来,你们就会获得生命。可是你们并不想这么做。 \v 41 我不寻求人的认可。 \v 42 我知道你们心里并没有上帝的爱。 \v 43 我代表天父来此,\f + \fr 5:43. \fr*\ft 原意为“以......为名。”\ft*\f*你们不接纳我,但如果有人以自己的名义前来,你们却接待他们! \v 44 你们希望获得彼此的赞美,却不想从唯一真正的上帝那里获得赞美,这样你们怎么能信我呢? \v 45 但不要以为我会向天父控诉你们。的确有人控诉你们,那就是你们如此信任的摩西。 \v 46 你们若信摩西,也应信我,因为他曾写到我。 \v 47 但你们不信他所写的,又怎能信我所说?” \b \c 6 \p \v 1 在这之后,耶稣离开这里,去往加利利海(又名提比里亚海)的另外一边。 \v 2 由于目睹了他治愈病患的神迹,一大群人跟随他而行。 \v 3 耶稣走到山上,与门徒们坐在那里。 \v 4 此刻即将迎来犹太人的逾越节。 \v 5 耶稣环顾四周,看到大群人向他走来。于是他问腓力:“我们该到哪里买饼分给这些人?” \v 6 耶稣这样说只是想看看腓力的反应,其实他早知道该怎样做。 \p \v 7 腓力回答:“就算花二百银币\f + \fr 6:7. \fr*\ft 一个银币相当于一天的薪水。\ft*\f*买饼,也不够给每人分一小块。” \p \v 8 有个门徒是西门(彼得)的弟弟安得烈,他对耶稣说: \v 9 “这里有个男孩,带着五块大麦饼和几条鱼。但这么多人,要怎么分才好呢?” \p \v 10 耶稣说:“让大家坐下吧。”这里的地上长着很多草,众人全部坐下,其中大约有五千名男子。 \v 11 耶稣拿起饼,感谢上帝后开始分给席地而坐的人群,然后以同样的方式分鱼,让所有人都获得了足够的食物。 \v 12 大家吃饱了之后,耶稣对门徒说:“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,免得浪费。” \v 13 门徒们开始收拾,五个大麦饼剩下的残渣,装满了十二个篮子。 \v 14 众人看见耶稣显现的神迹,就说:“这的确就是将要来到世上的先知。” \v 15 耶稣意识到群众想要推举他为王,于是便离开众人,独自退回山中。 \p \v 16 夜晚降临,他的门徒们下山到了海边, \v 17 然后上了船准备渡海去往迦百农。天色已黑,但耶稣并未来到他们身边。 \v 18 忽然海上刮起狂风,巨浪翻滚。 \v 19 门徒们摇桨前行了大概六公里,看到耶稣在海面上行走,朝着船的方向走来。这情景让他们十分害怕。 \v 20 耶稣对他们说:“别怕!是我。” \v 21 他们立刻高兴起来,把他接上船,众人立刻抵达目的地的海滩。 \p \v 22 第二天,站在海另一边的人群看到只有一只小船停在那里,意识到耶稣并没有和门徒一同上船,门徒离开的时候,耶稣并未同行。 \v 23 但就在主之前为众人分饼的地方,附近停着几只从提比里亚来的船。 \v 24 民众现在知道耶稣和门徒都不在那里,于是就上船去迦百农找耶稣。 \v 25 他们在对岸找到了耶稣,就问他:“拉比,你什么时候到这里来的?”\f + \fr 6:25. \fr*\ft 这是一个暗示问题,他们很想知道他如何抵达这里......\ft*\f* \p \v 26 耶稣回答:“告诉你实话,你们找我,不是因为看见了神迹,而是因为你们吃到了足够的饼。 \v 27 食物必会腐烂,不要为此忧心忡忡,要关心人子赐给你们的永恒食物,它会带来永续生命,因为他已获得天父的批准。” \p \v 28 众人问他:“那我们该做什么才算是遵从上帝旨意呢?” \p \v 29 耶稣回答:“上帝想让你们做的,就是相信他派来之人。” \p \v 30 众人又问:“为了让我们信你,你要为我们显现什么神迹呢?你能做什么? \v 31 我们的祖先在荒野中吃过吗哪,正如经上所记:‘他把来自天堂的食物赐给他们。’”\f + \fr 6:31. \fr*\ft 引自《诗篇》78:24,参见《申命记》16:4。\ft*\f* \p \v 32 耶稣回答道:“告诉你们实话,带给你们天堂食物之人并非摩西,而是我父,是他把真正的天堂食物赐给你们。 \v 33 因为上帝的食物就是来自那天堂、为世人赋予生命之人。” \p \v 34 众人说:“主啊,求你始终赐给我们这样的食物。” \p \v 35 耶稣说:“我就是生命的食物,到我这里来就不会再感到饥饿。信我之人,永远不会口渴。 \v 36 但就像我之前所说,你们虽然见了我,\f + \fr 6:36. \fr*\ft 即耶稣所做的一切,不仅仅是看到他的人。事实上,有的古老手稿中并没有“我”这个词。\ft*\f*但还仍然不信我。 \v 37 天父赐给我之人必会走向我,我决不拒绝任何一人。 \v 38 因为我从天国而降,并非来达成自己之愿,而是遵循派我前来之人的旨意。 \v 39 他赐予我的人,我一个也不丢失,在末日要将他们复活。这就是他的旨意。\f + \fr 6:39. \fr*\ft “末日”即审判日。又见第 40、44 和 54 句。\ft*\f* \v 40 我父的旨意,就是让所有看到并相信人子之人实现永生,然后让我在末日之时鼓舞他们。” \p \v 41 因为耶稣说“我就是来自天堂的食物”,犹太人对此深感不满,于是议论纷纷。 \v 42 他们说:“这不是约瑟的儿子耶稣吗?我们认识他父母。现在他怎么能说‘我来自天堂’呢?” \p \v 43 耶稣说:“不必再议论了。 \v 44 如果不是派我前来的天父吸引了众人,根本不会有人能到我这里,我会在末日之时鼓舞他们。 \v 45 先知书上记着:‘众人都必受上帝的教导。’\f + \fr 6:45. \fr*\ft 引自《以赛亚书》54:13。\ft*\f*聆听天父、遵其教诲的人,必会到我这里来。 \v 46 从未有任何人见过天父,只有来自上帝的那个人才见过。 \v 47 告诉你们实话,信上帝,得永生。 \v 48 我就是生命的食物, \v 49 你们的祖先在旷野吃过吗哪,但仍然会死去。 \v 50 但这是从天上而降的食物,吃下它就不会死。 \v 51 我就是来自天堂、赋予生命的食物,吃下这食物就能获得永生。这食物即我的身体,为了让世人获得生命而赐。” \p \v 52 随后犹太人开始进行激烈的争论。他们不解的是:“这个人怎会把他的肉身给我们吃?” \p \v 53 耶稣告诉他们:“说实话,除非吃人子的肉、喝人子的血,否则就无法获得真正的生命。 \v 54 食我肉、饮我血才能永生,我会在末日让他们复活。 \v 55 因为我的肉是真正的食物,我的血是真正的饮品。 \v 56 只有食我肉、饮我血之人,我才能与他们彼此同在。 \v 57 正如赐予生命的天父派我前来,我也因天父而活,食我肉身者即可因我而活。 \v 58 这就是来自天堂的食物,你们祖先吃下吗哪后仍然死了,但吃下天堂的食物必会永生。” \p \v 59 这番话,就是耶稣在迦百农会堂中对众人的教导。 \v 60 他的很多门徒听完这番话后说:“这番话难以接受!谁会真正遵循\f + \fr 6:60. \fr*\ft “遵循”不仅是“理解”,还指“遵守”或“认可。”\ft*\f*它?” \p \v 61 耶稣看到门徒对这番话的不解,于是便问:“这话让你们感觉受到冒犯吗? \v 62 如果你们能目睹人子升入他原本所在的地方,又怎样呢? \v 63 是灵魂赋予人生命,绝非肉体。\f + \fr 6:63. \fr*\ft 或“毫无价值。”\ft*\f*我对你们所说的就是灵,是生命! \v 64 但你们中却有人不信。”(耶稣从最开始就知道谁不信他,谁会背叛他)。 \p \v 65 耶稣补充道:“所以我要说的是,是他让这成为可能\f + \fr 6:65. \fr*\ft 或“授予。”\ft*\f*,否则没有人能到我这里来。” \p \v 66 此后,他的门徒中有许多人都放弃了,不再追随于他。 \v 67 于是耶稣对十二门徒说:“你们呢?你们也想离去吗?” \p \v 68 西门(彼得)回答:“主啊,我们还能追随谁呢?你才是讲述永生之道的那个人。 \v 69 我们相信你,我们确信你就是上帝的圣者。” \p \v 70 耶稣说:“我不是选出你们十二个人吗?但你们中间有一个是魔鬼。” \v 71 (耶稣所指为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。虽然他是十二门徒之一,但后来背叛了耶稣。) \b \c 7 \p \v 1 此后,耶稣便在加利利游历。他不想住在犹太,因为犹太人想要他死。 \v 2 但由于犹太人的住棚节即将到来, \v 3 耶稣的弟弟们对他说:“你应当离开这里去犹太,让你的追随者能够看到你可以显现的神迹。 \v 4 想成名的人不会藏起来。既然你可显现神迹,就应该向世人展示自己!” \v 5 即使他的弟弟们也不相信他。 \p \v 6 耶稣就对他们说:“我的时间还没有到,但你们可以去任何地方,因为对你们而言,任何时间都可以。 \v 7 世人没有理由恨你们,但却憎恨我,因为我表明他们的行为是邪恶的。 \v 8 你们去过节吧!我就不去这个节日了,因为我的时机还没到,还不成熟。” \v 9 说完这番话,他继续留在加利利。 \p \v 10 他的弟弟们去过节以后,耶稣也去了,但没有公开,而是躲开了众人的视线。 \v 11 在节日期间,犹太人的首领们四处寻找耶稣,不断问众人:“他在哪儿?” \v 12 人群中有很多人开始谈论耶稣,有的说:“他是好人。”有的说:“不,他就是个骗子。” \v 13 但没有人敢公开这样说,怕犹太人首领会对付他们。 \p \v 14 逾越节过半,耶稣来到圣殿,开始教导众人。 \v 15 犹太人首领对此颇感意外,于是询问道:“这人没有学过教育,为什么如此有学识\f + \fr 7:15. \fr*\ft 即宗教方面的教育。\ft*\f*?” \p \v 16 耶稣回答:“我的学识并非源于自己,而是来自派我到这里的那个人。 \v 17 你若选择遵循上帝的意愿,就会知道我这学识是出于上帝,还是仅在讲述我个人的想法。 \v 18 如果你讲述的是自己的想法,就是想要荣耀自己。但如果你只是为了让派你前来之人获得荣耀,这才是真诚,才不会存在谎言。 \v 19 摩西给你们带来了律法,是不是?但你们没有一个人遵行这律法。你们为什么想要杀我?” \p \v 20 众人回答:“你是魔鬼附体!没人想要杀你!” \p \v 21 耶稣回答:“我显现了一个神迹\f + \fr 7:21. \fr*\ft 在安息日,所指的是5:1-9中所述之事。\ft*\f*,你们为止感到震惊。 \v 22 摩西告诉你们要进行割礼——其实这并非源自摩西,而是源自他之前的祖先。所以你们在安息日也会进行割礼。 \v 23 如果为了遵循摩西的律法,你们在安息日举行割礼,那么我在安息日让一个人痊愈,为什么会让你们怒火中烧呢? \v 24 不要因外貌而判断别人,要做出正确的决定。” \p \v 25 这时,有几个来自耶路撒冷的人开始思量:“这就是他们想要杀的人吗? \v 26 但你看他说话如此坦诚,他们却保持沉默,你觉得长官们真的相信这就是基督吗? \v 27 那是不可能的,我们知道他从哪里来,而基督到来之际,没有人知道他从何而来。” \p \v 28 此刻耶稣正在殿里教导众人,他高声说:“你们以为认识我,知道我从何而来。但我来此并非出于我的意愿,那派我来此的人真实存在,你们不认识他。 \v 29 但我认识他,因为我从他那里而来,也是受他派遣。” \p \v 30 于是犹太长官想要逮捕他,但没有人下手,因为他的时刻尚未到来。 \v 31 但民众中有许多人相信他。他们说:“如果基督出现,难道会比这个人显现更多神迹吗?” \v 32 法利赛人听到民众低声议论耶稣,他们和祭司长就派差役去逮捕耶稣。 \p \v 33 这时候耶稣对众人说:“我和你们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了,但我要回到派我前来之人那里去。 \v 34 你们会寻找我,但找不到,我将去的地方,你们无法进去。” \p \v 35 犹太人彼此谈论:“这人要去哪个我们找不到的地方呢?难道他去的地方在异教徒那里吗?\f + \fr 7:35. \fr*\ft 原意为“希腊人。”\ft*\f*他想去教导异教徒? \v 36 他说‘你们会寻找我,但找不到。我将去的地方,你们无法进去’这话,是什么意思?” \p \v 37 在节日的最后一天、也是最隆重的那一天,耶稣站立高呼:“如果你渴了,到我这里来解渴! \v 38 正如经文所说,信我者,身体将流淌赋予生命的溪流。”\f + \fr 7:38. \fr*\ft 最接近的信息见《雅歌》4:15。\ft*\f* \v 39 他所指的是:相信他的人之后会获得圣灵,但因为耶稣尚未获得荣耀,所以圣灵还没有降临。 \p \v 40 人群中有人听到这番话,就说:“他真的是先知!”\f + \fr 7:40. \fr*\ft 见 6:14。\ft*\f* \v 41 有人说:“他是基督!”还有人说:“基督怎么能来自加利利呢? \v 42 经文不是说基督是大卫的后裔,来自大卫的家乡伯利恒吗?”\f + \fr 7:42. \fr*\ft 即《弥迦书》5:2。\ft*\f* \v 43 众人因对他的看法完全不同而争论起来,。 \v 44 有人想逮捕耶稣,但没有人这样做。 \p \v 45 卫兵随后回到祭司长和法利赛人那里。他们问卫兵:“为什么没有把他带来?” \p \v 46 卫兵回答:“从来没有人像他这样讲话。” \p \v 47 法利赛人说:“连你们也上当了? \v 48 长官或法利赛人中有谁信他吗?没有! \v 49 至于这群完全不懂律法之人,他们就是被咒诅的一群人!” \p \v 50 他们当中有一人叫做尼哥德慕,以前曾经去见过耶稣。他对他们说: \v 51 “难道不该先审讯一下吗?查明他到底做了什么,否则我们的律法怎能给他定罪?” \p \v 52 他们回答:“那么你也是从加利利来的吗?去看看经文吧,你就知道先知并非来自加利利。” \v 53 然后众人都回家了。\f + \fr 7:53. \fr*\ft 在所有的经书中,这部分(7:53-8:11)的位置各不相同。但所讲记录的均为真实描述。\ft*\f* \b \c 8 \p \v 1 但耶稣开始去往橄榄山。 \v 2 黎明时分,他返回圣殿,坐下来教导身边围坐的众人。 \v 3 宗教老师和法利赛人带来一个妇人,她在通奸之时被抓住,叫她站在众人面前。 \p \v 4 他们就对耶稣说:“老师,这妇人在通奸的时候被抓住。 \v 5 摩西在律法上的裁决是:我们应该用石头将这样的妇人打死,你觉得呢?” \v 6 他们这样说,其实是想找到耶稣言语中的把柄来控告他。但耶稣却弯下身,用手指在地上写字。 \p \v 7 他们不停地要求耶稣给出回答。耶稣直起身对他们说:“你们中谁没有罪,谁就可以先拿起石头打她。” \v 8 然后他又弯下身在地上写字。 \p \v 9 听到这番话,控诉者中从最年长的那个人开始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,,最后人群中只留下耶稣和站在原地的那位妇人。 \v 10 耶稣站直身问她:“他们哪儿去了?没有人留下来定你的罪吗?” \p \v 11 她说:“先生,没有人。” 耶稣说:“我也不会定你的罪。走吧,不要再犯罪了。” \p \v 12 耶稣又对众人说:“我就是这世界的光,如果你跟随我,就不会走进黑暗,因为你将拥有赐予你生命的光。” \p \v 13 法利赛人反驳:“你不能为自己作证!\f + \fr 8:13. \fr*\ft 或“你只是在讲述自己!”\ft*\f*你所说的无法证明任何事!” \p \v 14 耶稣告诉他们:“即使我为自己作证,我的证言仍是真实。因为我知道我从哪里来,要到哪里去,但你们却不知道我从哪里来,要到哪里去。 \v 15 你们以人类最常见的方式做出判断,但我不会做出评判。 \v 16 即使我要做出评判,我的判断也是正确的,因为并非一个人在做这件事情,派我前来的天父与我同在。 \v 17 你们的律法上也写着\f + \fr 8:17. \fr*\ft 见《申命记》17:6和《申命记》19:15。\ft*\f*:‘两个人的见证才有效。’ \v 18 我为自己作证,派我前来的天父也为我作证。” \p \v 19 他们问耶稣:“你的父在哪里?”耶稣回答:“你们不认识我或我的天父,如果你们认识我,就会认识我父。” \v 20 耶稣是在圣殿银库附近教导众人时,做出了这番解释。但没有人逮捕他,因为他的时候尚未到来。 \p \v 21 耶稣又对他们说:“我要走了,你们将会寻找我,但你们会因自己的罪而死去,我要去的地方,你们无法抵达。” \p \v 22 犹太人思索着,然后大声说:“他要自杀吗?他说‘我要去的地方,你们无法抵达。’是这个意思吗?” \p \v 23 耶稣告诉他们:“你们来自人间,我来自天上。你们属于这个世界,我却不属于这世界。 \v 24 所以我对你们说,你们会因自己的罪而死去。因为如果你们不相信我即‘我是’,你们就会因自己的罪而死去。” \p \v 25 他们又问:“那你到底是谁?” \p 耶稣回答:“我从一开始就告诉你们的了。 \v 26 关于你们,我有很多可以说的,我可以对你们大加谴责,但派我来此的天父讲述的却是真相,我在这个世界对你们所说的,就是从他那里听来的。” \p \v 27 他们不明白耶稣所说的就是天父。于是耶稣解释说: \p \v 28 “如果你们看到人子被高举,必定知道我即‘我是’,知道我的所作所为并非源于自己,我的言语都是遵循天父的教导。 \v 29 那派我来此之人与我同在,他未弃我,因为我的所行皆令其喜悦。” \v 30 很多人在听到耶稣的这番话后,便相信了他。 \p \v 31 于是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:“你们若遵循我的道,就真正是我的门徒。 \v 32 你们将知晓真理,真理会让你们自由。” \p \v 33 众人问到:“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,从未被奴役过,你说我们会自由,又是何意呢?” \p \v 34 耶稣答道:“说实话,每个罪人都是罪的奴隶。 \v 35 奴隶在家庭中无法拥有永远的地位,只有儿子才是家庭中永远的成员。 \v 36 当上帝之子让你自由,你就真正获得自由。 \v 37 我知道你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,但你们不愿接收我的道,所以想杀我。 \v 38 我所说的一切皆为我父显示给我的,\f + \fr 8:38. \fr*\ft 或“我在天父处所见。”\ft*\f*但你们只是遵循你们的父亲行事。” \p \v 39 他们说:“亚伯拉罕就是我们的父亲。” \p 耶稣说:“你们若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,就必做亚伯拉罕所行之事。 \v 40 但现在,只因我讲述了从上帝那里听见的真理,你们便想杀我,亚伯拉罕绝不会这么做。 \v 41 你们只是遵循你们的父亲。” 他们回答:“我们\f + \fr 8:41. \fr*\ft 原文中强调了这个词,意为他们不非法,但耶稣是。\ft*\f*不是非法子孙,上帝是我们唯一的父亲。” \p \v 42 耶稣说:“如果上帝真是你们的父亲,你们就该爱我,因我来自上帝,现在我就在这里。这不是我的决定,而是派我前来之人的决定。 \v 43 为什么你们无法理解我的话?因为你们不肯听我所传递的讯息! \v 44 你们的父是魔鬼,你们也喜欢遵循其魔鬼的欲望行事。他从一开始就是杀人犯,不讲真理,因他心里没有真理。当他说谎时便显露了他的本性,因为他就是一个说谎者,是谎言之父。 \v 45 我说的都是真理,你们却因此而不相信我! \v 46 你们中有谁能指证我有罪?我既然讲真理,你们为什么不信我? \v 47 归属于上帝之人就会聆听上帝之语。你们不听,因为你们并不归属于上帝。” \p \v 48 犹太人对耶稣说:“我们说你是魔鬼附体的撒玛利亚人,难道不对吗?” \p \v 49 耶稣回答:“我不是魔鬼附体。我尊敬我父,你们却侮辱我。 \v 50 我来此并非追求自己的荣耀,但确有一人为我寻求荣耀,来此对人做出审判。 \v 51 告诉你们实话,遵守我的教导将永远不会死去。” \p \v 52 犹太人对他说:“现在我们知道你的确是魔鬼附身。亚伯拉罕死了,先知们也死了,你居然还说‘遵守我的教导将永远不会死去’, \v 53 难道你比我们的祖先亚伯拉罕还伟大吗?他死了,先知们也死了,你把自己当做什么人呢?” \p \v 54 耶稣回答:“如果我只获得自己的荣耀,那荣耀就不值一提;让我荣耀之人是上帝,正如你们所说的‘他就是上帝’。 \v 55 你们不认识他,我却认识。如果我说不认识他,就会像你们一样说谎。但我的确认识他,也遵守他的道。 \v 56 你们的祖先亚伯拉罕,因为期待我降临的日子而充满喜悦。当看到指示便感到如此幸福。” \p \v 57 犹太人回答:“你还不到五十岁,怎会见过亚伯拉罕呢?” \p \v 58 耶稣说:“告诉你们实话,亚伯拉罕出生以前,我就已存在。”\f + \fr 8:58. \fr*\ft 原意为“在亚伯拉罕出现之前,我是。”耶稣再次使用《出埃及记》3:14 中上帝的名字。尽管他们想要用石头砸他,做出亵渎上帝的反应,上帝对他们仍然有意义。 \ft*\f* \p \v 59 于是他们捡起石头要去砸他。耶稣躲开他们,离开了圣殿。 \b \c 9 \p \v 1 耶稣在路上行走的时候,看见一个与生俱来的盲人。 \v 2 门徒问他:“拉比,为什么这人生下来就看不到?是他犯了什么罪吗,还是他的父母?” \p \v 3 耶稣回答:“不是他或他的父母犯了罪,而是要在他身上显示上帝的能力。 \v 4 在白天的时候,我们要做好自己的工作,这是派我前来此处之人让我做的。黑夜一到,就没有人能工作了。 \v 5 只要我还在这世界,我就是这世界的光。” \p \v 6 说了这话,耶稣在地上吐了一口唾沫,将唾沫和泥混在一起,抹在瞎子的眼睛上, \v 7 然后对他说:“去西罗亚池洗一洗吧。”(西罗亚意为“派你去。”)。那人走开了,在水池中洗了洗,就看见了。 \p \v 8 他的邻居和其他知道他是个乞丐的人说:“这不是那个曾坐着讨饭的人吗?” \v 9 有人说是他。其他人则说:“不是他,只是有点像而已。”但这个男人不断地说:“就是我!” \p \v 10 于是他们问他:“你怎么能看到的?” \p \v 11 他回答:“一个叫耶稣的人和了一点泥,抹在我的眼上,对我说:‘去西罗亚池洗一洗吧。’我就去洗了洗,然后就看见了。” \p \v 12 众人问:“他在哪儿呢?” 他说:“我不知道。” \p \v 13 他们就把这位曾经的盲人带到法利赛人那里。 \v 14 耶稣和泥让他重见光明的那一天,正是安息日。 \v 15 法利赛人又问他是怎样看到的。他回答:“耶稣把泥抹在我的眼上,我洗了洗就看见了。” \p \v 16 有几个法利赛人说:“做这件事的人不会来自上帝,因为他不守安息日的规矩。”但也有人质疑:“一个罪人怎能显现这样的神迹呢?”众人分成了两派意见。 \p \v 17 他们又对那重见光明的男人说:“既然他让你的眼睛能看到,你认为他是什么人?” 他说:“他肯定是个先知。” \p \v 18 犹太人的首领们仍拒绝相信他曾经是个盲人,只是现在才能看见,于是就把他的父母叫来, \p \v 19 他们问到:“这就是你们说生下来就看不见的儿子吗?现在他怎么又能看见呢?” \p \v 20 他的父母回答:“我们知道这就是我们的儿子,生下来就看不见。 \v 21 现在他为什么又能看到了,谁治好了他的眼睛,我们也不明白为什么。干嘛不问问他呢,他已经长大成人,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了。” \v 22 他父母这样说,只是因为害怕犹太人首领。这些犹太人首领早就宣布,谁说耶稣就是基督,就会被赶出会堂。 \v 23 所以他的父母才说:“他已经长大成人,你们问他吧。” \p \v 24 于是法利赛人再次把这位曾经的盲人叫来,对他说:“荣耀应该归于上帝!我们知道这人是个罪人。” \p \v 25 那人回答:“他是不是罪人,我不知道。我只知道一件事:我本来看不到,现在能看见了。” \p \v 26 他们又问:“他向你做了什么呢?怎么治好你的眼睛的?” \p \v 27 他回答:“我已经告诉你们了,你们没听到吗?现在怎么又想听了?你们也想成为他的门徒吗?” \p \v 28 他们开始斥责他,说:“你才是他的门徒,我们是摩西的门徒。 \v 29 我们知道上帝曾对摩西说过什么。但这个人,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从何而来。” \p \v 30 那人答道:“真不可思议,他治好了我的眼睛,你们竟然不知道他从何而来。 \v 31 我们都知道,上帝从不听罪人的祈求,只听那敬畏上帝、遵行他旨意的人。 \v 32 自古以来,从来就没听过有人生来就看不到,但有人可以让他们重见光明。 \v 33 这人如果不是来自上帝,就什么都做不了。” \p \v 34 犹太人说:“你生下来就是个彻底的罪人,居然来教训我们!”就把他赶出会堂。 \p \v 35 耶稣听说他们把他赶了出来,于是就去找到这个男人,问他:“你相信人子吗?” \p \v 36 那男人说:“先生,告诉我他是谁,我会全信他。” \p \v 37 耶稣说:“你已经见过他了,他此刻正在和你说话。” \p \v 38 那人说:“主啊,我相信你。”于是向耶稣跪拜。 \p \v 39 耶稣对他说:“我到这世上就是为了带来评判,\f + \fr 9:39. \fr*\ft 这里的“评判”是指做出决定,而非定罪。\ft*\f*让盲人重见光明,让看得到的人成为盲人。” \p \v 40 耶稣身边的几名法利赛人听了这话,就说:“难道我们也看不到吗?” \p \v 41 耶稣回答:“如果你们看不到,就没有罪了,但现在你们说自己能看见,所以你们仍然有罪。” \b \c 10 \p \v 1 “告诉你们实话,如果一个人进羊圈\f + \fr 10:1. \fr*\ft “羊栏”或“庭院。”这里指的是房屋旁边与之相连的围场,周围环绕着一堵墙。这样的羊圈常见于人口较多的村庄,而不是空旷的乡村。\ft*\f*没走门,而是用其他方式爬进去,那此人非贼即盗。 \v 2 从门进去的才是羊群的牧羊人。 \v 3 看门人给他开门,羊能听到他的声音,他呼唤着每一只羊的名字,把它们带出来。 \v 4 他把自己的羊领出来以后,走在前面,羊跟着他,因为认得他的声音。 \v 5 羊群决不跟随陌生人,因为不认得陌生人的声音,它们会从他们那里跑开。” \p \v 6 对于耶稣所讲的这个比喻,大家并不理解它的含义。 \v 7 于是耶稣解释道:“说实话,我就是羊的门。 \v 8 在我之前进入的人非贼即盗,羊也不听从他们的。 \v 9 我就是门,如果有人穿我而入,就必定得救\f + \fr 10:9. \fr*\ft 或“被拯救。”\ft*\f*,还可以来去自由,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食物。 \v 10 贼来了,但他的目的是偷窃、杀害和毁坏。我来了,是为了让你们获得生命,更完整丰饶的生命。 \v 11 我就是那善良的牧羊人,愿意为羊放弃自己的生命。 \v 12 拿着工钱照看羊群的,不是牧羊人,羊不是他自己的,一见狼来,他就会丢下羊逃跑,狼就能攻击羊群,把羊群驱散了。 \v 13 因为这人只是花钱雇来的工人,根本不在乎羊群。 \v 14 我就是那善良的牧羊人。我知道谁属于我,他们也认识我, \v 15 就像天父认识我,我也认识天父一样。我愿意为羊放弃自己的生命。 \v 16 我还有其他的羊,但不在这个羊圈里,我必须把它们领来,它们将听到我的声音,聚成一群,只有一个牧羊人。 \p \v 17 天父爱我,因为我愿意舍弃生命,只为重获生命。 \v 18 没有人能夺走我的生命,我自己选择舍弃。我有权舍弃生命,也有权把它夺回,这是天父给我的命令。” \p \v 19 听完这番话,犹太人再次分成了两派意见。 \v 20 很多人会说:“他是魔鬼附体,发疯了,为什么要听他的呢?” \v 21 还有人说:“魔鬼附体之人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。魔鬼怎能让盲人重见光明?” \p \v 22 在冬季的耶路撒冷,献殿节到了。 \v 23 耶稣走在圣殿的所罗门廊中。犹太人围着他,向他提问: \v 24 “你还要让我们疑惑到什么时候?\f + \fr 10:24. \fr*\ft 一种口头表达方式,原意为“提升我们的灵魂”,意味着感觉不确定。\ft*\f*如果你是基督,就直接告诉我们吧!” \p \v 25 耶稣对他们说:“我已经告诉你们了,你们却不相信。我以天父之名所显现的奇迹,已经证明了我是谁。 \v 26 只是你们不信,因为你们不是我的羊。 \v 27 我的羊能认出我的声音,我也认识他们,他们会追随我。 \v 28 我赐给他们永生,他们永不灭亡,没有人能把他们从我手里夺去。\f + \fr 10:28. \fr*\ft 原意为“从我手中给出。”与 29 句相似。\ft*\f* \v 29 把他们赐给我的天父比任何人都伟大,也没有人能把他们从他手中夺去。 \v 30 我与天父本为一体。” \p \v 31 犹太人再次拿起石头要打他。 \p \v 32 耶稣对他们说:“我向你们展示从天父那里获得的善良行为,你们用石头砸我又是为何事?” \p \v 33 犹太人回答:“我们打你不是因为善事,而是因为你说了忤逆上帝之语;你不过凡人一个,竟敢自称上帝。” \p \v 34 耶稣回答:“你们的律法上不是写着‘我说,你们是上帝’吗?\f + \fr 10:34. \fr*\ft 引自《诗篇》82:6。\ft*\f* \v 35 他称那些人为‘上帝’,其实是上帝将道传授给他们,经文不能更改。 \v 36 天父特别选择了一人派到人间,你们却因为他说‘我是上帝之子’,就认为他忤逆上帝,这又是为什么? \v 37 我若不做天父之事,那就不必信我。 \v 38 如果我正在做天父之事,你们即使是不相信我,但也应该相信这些事,因为这就是我所行之事的证据。这会让你们知道和理解天父与我同在,我与天父同在。” \p \v 39 他们又想要逮捕耶稣,但他却逃脱了。 \v 40 耶稣穿过约旦河往回走,来到约翰开始施洗的地方,在这里住下。 \v 41 许多人都来到他那里,说:“约翰没有显现任何神迹,但约翰关于这个人的描述都成真了。” \v 42 很多人在那里相信了耶稣。 \b \c 11 \p \v 1 在伯大尼有一位名叫拉撒路的病人,与他的姐妹\f + \fr 11:1. \fr*\ft 最初的版本是:拉撒路和玛利亚以及她的姐妹马大一起住在伯大尼。但在第 2 句中交代拉撒路是玛利亚的兄弟,因此最好从一开始就确定他们之间的关系。\ft*\f*玛利亚和马大住在一起。 \v 2 这就是那位后来在主头上抹香膏、用头发擦干主双脚的玛利亚,患病的拉撒路是她的兄弟。 \v 3 姐妹二人让其他人向耶稣捎去一个口信:“主啊,你的好朋友病了。” \v 4 耶稣听见这个消息就说:“这病不至于死,通过他的病将显示上帝的荣光,让上帝之子获得荣耀。” \p \v 5 尽管耶稣喜爱马大、玛利亚和拉撒路, \v 6 但听说拉撒路病了,他没有马上过去,而是继续在当地住了两天。 \v 7 然后他对门徒说:“我们回到犹太去吧。” \p \v 8 门徒对他说:“拉比,几天前犹太人还想用石头打你,你真的想要现在就回去吗?” \p \v 9 耶稣回答:“白昼不是有十二小时吗?在白昼行走不会跌倒,因为这世界上有光。 \v 10 若在夜间行走就会跌倒,因为你没有光。” \v 11 耶稣说完这番话,继续说:“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着了,但我要去那里唤醒他!” \p \v 12 门徒们说:“主啊,既然他睡了,就会好过来的。” \p \v 13 其实耶稣在暗指拉撒路已死,门徒却以为他真的睡着了。\f + \fr 11:13. \fr*\ft 在《新约》中,绵羊经常代表死亡。\ft*\f* \v 14 于是,耶稣明确地告诉他们:“拉撒路死了。 \v 15 因为你们的原因,我很高兴我当时不在那里,因为现在你们就可以相信我了。现在我们去看看他吧。” \p \v 16 孪生兄弟之一多马对其他门徒说:“我们也一起去吧,我们可以与他一同赴死。”\f + \fr 11:16. \fr*\ft 他所指的是耶稣。\ft*\f* \p \v 17 耶稣到了伯大尼,得知拉撒路四天前被安葬在坟墓里。 \v 18 伯大尼与耶路撒冷相距约有三公里。 \v 19 有许多犹太人来到马大和玛利亚那里,为拉撒路的死表示哀悼。 \v 20 马大听见耶稣来了,就去迎接他,玛利亚却仍然呆在家里。 \p \v 21 马大对耶稣说:“主啊,如果你早在这里,我的兄弟就不会死了。 \v 22 就是现在,我确定无论你向上帝求什么,上帝必赐给你。” \p \v 23 耶稣对她说:“你的兄弟将会复活。” \p \v 24 马大回答:“我知道在末日重生之际,他必会再次站立起来。” \p \v 25 耶稣说:“我就是复活,我就是生命,信我之人可死而再次站立起来。 \v 26 所有活着又相信我之人,必定永远不死,你信这话吗?” \p \v 27 她说:“是的,主啊,我相信你就是基督,是上帝之子,是众人期盼降临这世界之人。” \p \v 28 马大说罢,就回去叫她的姐妹玛利亚,偷偷地说:“老师来了,他要见你。” \p \v 29 玛利亚听言急忙站起来去见耶稣。 \v 30 当时耶稣还没有进入村子,仍然站在马大与他相见的地点。 \v 31 有些犹太人在房子里安慰玛利亚,见她匆忙起身出门,于是就跟着她,以为她要到坟墓那边痛哭。 \v 32 玛利亚来到耶稣面前,见到就立刻伏倒在他脚前说:“主啊,如果你当时在这里,我的兄弟就不会死了!” \p \v 33 见到她和跟来的犹太人在面前哭泣,耶稣心中万分悲伤\f + \fr 11:33. \fr*\ft 这里所使用的词表示强烈的情感,甚至是愤怒。又见 38 句。\ft*\f*难过。 \v 34 他问到:“你们把他安葬在哪里?” \p 他们回答说:“主啊,快来看吧。” \p \v 35 耶稣也流下了眼泪。 \v 36 犹太人说:“你看,他多么爱这个人。” \p \v 37 但也有人说:“他既然能让盲人重见光明,难道不能让拉撒路不要死去吗?” \p \v 38 耶稣分外难过地来到坟墓前面,这是一个洞穴,洞口堵着一块石头。 \p \v 39 耶稣吩咐众人:“把这块石头挪开。” 但死者的姐妹马大说:“主啊,他已经死去四天了,味道一定特别难闻。” \p \v 40 耶稣说:“还记得我对你说过的吗?如果你相信我,就会看到上帝的荣耀。” \p \v 41 于是他们挪开石头。耶稣举目望天,说:“父啊,感谢你聆听我, \v 42 我知道你总是在聆听我,但我说这番话是为了站在这里的民众,为了让他们相信,是你派我而来。” \p \v 43 说罢,耶稣大喊:“拉撒路,出来吧!” \p \v 44 那死去的人便走出来,手脚都缠着布,脸上也裹着布。 耶稣说:“解开布吧,放他自由!” \p \v 45 到玛利亚那里奔丧的犹太人看到耶稣的所为,于是信了他。 \v 46 但他们中间有些人还是去了法利赛人那里,讲述了耶稣的所作所为。 \v 47 于是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召开公议会,说:“这个人显现了许多神迹,我们该怎么办? \v 48 如果我们任由他继续,所有人都会信他,罗马人就会过来摧毁我们的圣殿,消灭我们的民族。”\f + \fr 11:48. \fr*\ft 原意为“这地点和国家。”\ft*\f* \p \v 49 该亚法是当年的大祭司,他说:“你们什么都不知道, \v 50 难道看不出来吗?让一个人代替民众而死,免得整个民族灭亡,这样做对你们更好。” \v 51 他这样说并非为了自己着想,而是因为他是那年的大祭司,所以预言耶稣要替这个民族死。 \v 52 这样做不只是为了犹太民族,还是为了散落各地的上帝之子,将他们聚在一起成为一体。 \p \v 53 从那天起,他们就开始密谋如何杀害耶稣。 \v 54 所以耶稣不再在犹太人中间公开活动,而是去了荒漠附近一个名叫以法莲的城市,与门徒一起住在那里。 \p \v 55 犹太人的逾越节快到了,许多人在节前从四乡八里来到耶路撒冷洁净\f + \fr 11:55. \fr*\ft 通过一系列宗教仪式。\ft*\f*自己。 \v 56 他们到处寻找耶稣,站在圣殿里彼此说:“你们觉得呢?他会来过节吗?” \v 57 祭司长和法利赛人早已下了命令:任何人知道耶稣在哪里,都应来此举报,他们将逮捕他。 \b \c 12 \p \v 1 逾越节前六天,耶稣去了伯大尼,也就是拉撒路起死回生的那个地方。 \v 2 为了感谢耶稣,那里安排了一场宴席。马大帮着准备食物,拉撒路在桌旁与耶稣和其他人共同用餐。 \v 3 玛利亚拿了一品脱\f + \fr 12:3. \fr*\ft 一个力德拉大约为 12 盎司,或半升。\ft*\f*纯正的哪哒香膏,抹在耶稣的脚上,然后用自己的头发擦拭,房间里散发出香膏的气息。 \p \v 4 但耶稣的一名门徒,也就是将要出卖他的加略人犹大说: \v 5 “为什么不把这香膏卖了接济穷人,它值三百银币\f + \fr 12:5. \fr*\ft 大约一年的工资(每天一个银币)。\ft*\f*呢。” \p \v 6 他这样说并不是因为他关心穷人,只是因为他是个贼,负责管理门徒们的金钱,经常从里面拿走一些占为己有。 \p \v 7 耶稣就说:“别批评她。\f + \fr 12:7. \fr*\ft 或“别打扰他。”\ft*\f*她这样做是为我的葬礼做准备。 \v 8 你们总是和穷人们在一起,\f + \fr 12:8. \fr*\ft 见《申命记》15:11。\ft*\f*却不总是与我在一起。” \p \v 9 一大群犹太人发现耶稣来到那里,于是也过来了,但他们不只是想看到耶稣,也是要看看耶稣让其死而复生的拉撒路。 \v 10 于是祭司长想把拉撒路也杀掉, \v 11 因为有许多犹太人因为拉撒路的缘故而不再追随犹太首领,而是相信了耶稣。 \p \v 12 第二天,来到这里过逾越节的民众听说耶稣要来耶路撒冷, \v 13 于是他们折下棕榈树枝去迎接他,欢呼说:“和散那,祝福奉主之名来此的以色列王!”\f + \fr 12:13. \fr*\ft 引自《诗篇》118:26。\ft*\f* \p \v 14 耶稣找到一头小驴,骑在上面,正如经书所记: \v 15 “锡安的女儿啊,不要害怕。看,你们的王骑着小驴到来。”\f + \fr 12:15. \fr*\ft 引自《撒迦利亚书》9:9。\ft*\f* \v 16 这时候门徒并不理解这一切意味着什么,直到耶稣获得荣耀\f + \fr 12:16. \fr*\ft 荣耀:他获得重生和升入天堂。\ft*\f*之后,他们才意识到先知曾预言了这一切,而且说的正是耶稣。 \p \v 17 人群中有很多人见过耶稣如何将拉撒路从坟墓中唤醒,让他复活。他们纷纷讲述着这个故事。 \v 18 所以才有这么多人到这里见耶稣,因为他们听说了这个奇迹。 \p \v 19 法利赛人彼此议论:“看,你们什么都做不了,大家都去跟随他了。” \p \v 20 有些希腊人也来到逾越节做礼拜。 \v 21 他们来到加利利的伯赛大人腓力那里,说:“先生,我们想见耶稣。” \v 22 腓力去告诉安得烈,然后两人一起去告诉耶稣。 \p \v 23 耶稣对他们说:“人子获得荣耀的时刻已经来到。 \v 24 告诉你们实话吧,麦子种到泥土中才会死去\f + \fr 12:24. \fr*\ft 意为“看起来死去了。”\ft*\f*,否则始终都只是一粒麦子而已。但如果它死了, 就会结出很多麦粒。 \v 25 如果你们爱惜自己的生命,就会失去生命。但如果你们不爱这世上的生命,就会获得永生。 \v 26 如果你们愿意服侍我,就要跟从我,我在哪里,服务我的人也会在哪里,我父必会让服侍我的人获得荣耀。 \p \v 27 我现在心里难过,该说些什么呢?说‘父啊,拯救我不要遭受那即将到来的苦难’?\f + \fr 12:27. \fr*\ft 原意为“这个时间。”\ft*\f*但我正是为此而来,我必须经历这样的痛苦。 \v 28 父啊,请显现你的荣耀吧。”\f + \fr 12:28. \fr*\ft 或“名字。”名字为“性格”的同义词。\ft*\f* \p 天堂传来一个声音,说:“我显现这荣耀,还将再次显现。” \v 29 站在那里的民众听到这一切,有人说这是雷声,有人说这是天使对他说话。 \p \v 30 耶稣告诉他们:“这声音不是为我而发,而是为了你们。 \v 31 现在就是这世界接受审判之刻,这世界的王将被赶走。 \v 32 但当我被高举,从这大地上升起,就会吸引所有生灵跟从我。” \v 33 (他这番话表明了他将以何种方式死去。) \p \v 34 于是群众对他说:“律法\f + \fr 12:34. \fr*\ft 即我们所说的 旧约。\ft*\f*告诉我们,基督将永存,你怎么说‘人子将被从十字架上高举’呢?人子是谁?” \p \v 35 耶稣回答:“光还会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。你们应当趁着有光的时候行走,免得黑暗追上你们。行走在黑暗中,你就无法知道自己去向哪里。 \v 36 趁着还有光,你们应该相信他,这样你们就会成为光明的儿女。”说罢,耶稣就离开并躲开了他们。 \p \v 37 虽然耶稣在他们面前显现了许多神迹,但是他们仍然不信他。 \v 38 这也应验了以赛亚先知所说:“主啊,我们所说的有谁会信呢?主的力量要向谁显露呢?”\f + \fr 12:38. \fr*\ft 引自《以赛亚书》53:1。\ft*\f* \p \v 39 他们无法相信他,所以也验证了以赛亚的另一番预言: \v 40 “他蒙蔽了他们的眼,让他们的心变得迟钝,这会让他们看不到也不会思考,他们也不会跟随我。但如果他们这样做,我就会治愈他们。”\f + \fr 12:40. \fr*\ft 引自《以赛亚书》6:10。\ft*\f* \v 41 以赛亚见过耶稣的荣耀,所以这番话就是在说耶稣。 \p \v 42 尽管很多首领其实已经相信了耶稣,但他们不敢公开承认这一点,怕被法利赛人赶出会堂。 \v 43 他们喜欢人的崇拜,甚至超过来自上帝的肯定。 \p \v 44 耶稣大声说:“如果你相信我,那你所相信的不只是我,还有派我来此的上帝。 \v 45 看到我,就是看见那派我来的上帝。 \v 46 我如光来此照亮这世界,所以信我者就不会生活在黑暗之中。 \v 47 即使你听到我的言语但不遵守,我也不会评判你,因为我来此并非评判世人,而是要拯救世人。 \v 48 但如果你抛弃我又不接受我所言,最终必将像我所说的那样在末世受到审判。 \v 49 因为我所说并非为我自己,而是派我来此的天父下的命令,是他指引我说什么,如何说。 \v 50 我知道他告诉我通过道带给这世界永生。所以我所说的,正是天父吩咐要我说的。” \b \c 13 \p \v 1 逾越节前一天,耶稣知道自己时候已到,将会离开这世界,回到天父那里去。他爱这世上追随他的人,现在他将显示对他们所有的爱\f + \fr 13:1. \fr*\ft “完整的爱。”这里使用的单词既表示“完整”也表示“结束”,因此还有一种解读是:“他爱他们到最后”,这在上下文中也很合适。但耶稣表达爱的方式(包括十字架),其实显示的是上帝对我们全部的爱。\ft*\f*。 \v 2 吃晚饭的时候,魔鬼已经把出卖耶稣的念头植入西门的儿子——加略人犹大的心里。 \v 3 耶稣知道天父的权力掌控了一切,\f + \fr 13:3. \fr*\ft 原意为“放在手中。”\ft*\f*他知道自己来自上帝,也将回到上帝。 \v 4 于是他站起身,脱去外衣,在腰上扎了一条毛巾。 \v 5 然后倒了一盆水,开始给门徒们洗脚,用腰上的毛巾擦干。 \v 6 轮到彼得时,他问到:“主啊,你要给我洗脚吗?” \p \v 7 耶稣回答:“你现在并不知道我在为你做什么,但总有一天会明白。” \p \v 8 彼得说:“不!不要洗我的脚!”耶稣回答:“如果我不为你洗脚,你和我就没有任何关系了。” \p \v 9 彼得说:“主啊,那就不要只是洗我的脚,连我的手和头也都洗吧!” \p \v 10 耶稣回答:“洗过澡的人只要洗脚就能获得全身的洁净。你们是洁净的,但并非人人如此。” \v 11 因为耶稣知道谁出卖了他,所以他说“但并非人人如此。” \p \v 12 耶稣洗完了门徒们的脚,穿上外衣回到座位上坐下,对他们说:“你们理解我为你们所做的一切吗? \v 13 你们称呼我‘老师’和‘主’,这样称呼没错,我本来就是。 \v 14 如果作为主和你们的老师,仍然为你们洗脚,你们也应当为彼此洗脚。 \v 15 我为你们做出榜样,希望你们也能做我所做的事情。 \v 16 实话实说,仆人不能高于主人,奉命行事之人不能高过派遣他之人。 \v 17 既然你们已经理解了这些事,付诸行动就会有福报。 \v 18 但我并不是说你们所有人,我知道自己选择的那些人,但是经文中说:‘与我一起用餐的人会背叛我’,这句话将会应验。\f + \fr 13:18. \fr*\ft 引自《诗篇》41:9。\ft*\f* \v 19 我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告诉你们,因为当它发生的时候,你们就会相信我是谁。 \v 20 告诉你们实话,迎接我所派遣的人,就是迎接我,迎接我,就是迎接派我来此之人。” \p \v 21 耶稣说完这番话,深感难过,于是大声说:“告诉你们实话,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。” \v 22 门徒们看着彼此,不知道他所指是谁。 \v 23 耶稣所爱的那名门徒\f + \fr 13:23. \fr*\ft 通常理解为:约翰在说自己(又见20:2,21:7,21:20。)\ft*\f*坐在他身边,侧身靠近耶稣。 \v 24 彼得向他示意,让他询问耶稣这个叛徒到底是谁。 \v 25 于是那个门徒倾斜身体贴近耶稣,问到:“主啊,是谁呢?” \p \v 26 耶稣回答:“我蘸一小块饼,把它给谁就是那个人了。” \v 27 于是他蘸了一小块饼,递给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。犹大接过饼以后,撒旦就进入他的身体。耶稣对他说:“你想做什么,快去做吧。” \p \v 28 在座众人都不知道耶稣为什么这样对犹大说话。 \v 29 由于犹大负责管钱,所以有人以为耶稣是叫他去购买逾越节所需用品,或是拿点东西去接济穷人。 \v 30 犹大吃了饼后立刻就离开,走进了一片黑夜。 \p \v 31 他离开后,耶稣就说:“现在人子已获得荣耀,上帝也通过人子获得荣耀, \v 32 上帝如果通过人子获得荣耀,也将会让人子获得荣耀,并且会立刻这么做。 \v 33 我的孩子们,我与你们在一起的时候不多了。你们会寻找我,但我要把对犹太人所说的告诉你们:‘我去的地方,你们不能去。’ \p \v 34 我现在要给你们一个新命令:要爱彼此,要像我爱你们的方式爱彼此。 \v 35 如果你们爱彼此,你就是向所有人证明,你们是我的门徒。” \p \v 36 彼得对耶稣说:“主啊,你要去哪里?”耶稣回答:“我去的地方,你现在无法跟随,但今后会跟上我。” \p \v 37 彼得说:“主啊,为什么我现在不能跟随你?为了你,要我放弃生命也可以!” \p \v 38 耶稣说:“你愿意为我放弃生命吗?告诉你实话,鸡叫之前,你一定会有三次不认我。” \b \c 14 \p \v 1 “别紧张,相信上帝,也要相信我。\f + \fr 14:1. \fr*\ft 或“你们信上帝,也信我。”\ft*\f* \v 2 在天父的家里有许多房间,如果没有,我自会告诉你们,我要去为你们准备一个地方。 \v 3 我离开后,准备好了地方,会再来带你们回去,让你们也能到那里和我在一起。 \v 4 你们知道我要走的那条路。” \p \v 5 多马说:“主啊,我们不知道你要去的地方,又怎么知道那条路呢?” \p \v 6 耶稣对他说:“我就是那条路,是真理,是生命,只有通过我才能去往天父那里。 \v 7 如果你们认识我,就必认识我父,从今以后,你们便认识他了,并且看见了他。” \p \v 8 腓力说:“主啊,请向我们显现天父吧,我们就会信服。” \p \v 9 耶稣说:“腓力,我跟你们在一起这么久了,你还不知道我吗?看见我便是看见天父,你怎么还说‘请向我们显现天父’呢? \v 10 难道你不信我与天父彼此一体吗?我对你们所说的并非源于我,而是我体内的天父自己的言语。 \v 11 当我说我与天父一体,要相信我,至少也要因为我所做的一切而相信我,那些就是证明。 \p \v 12 告诉你们实话,信我之人也将像我一样做,并且会更伟大\f + \fr 14:12. \fr*\ft 范围更伟大。\ft*\f*,因为我要去天父那里了。 \v 13 无论你们以我的名义求什么,天父必会通过人子将其变为现实。 \v 14 你们以我的名义向我求什么,我一定会成全。 \p \v 15 如果你们爱我,就要遵守我的命令。 \v 16 我会请求父,他会赐给你们另一个保惠师,\f + \fr 14:16. \fr*\ft 带来安慰和帮助的人。原文中的单词(翻译成英语为“安慰者”),即“同行”并提供帮助的人。又见14:26,15:26,16:7和《约翰福音》2:1。\ft*\f* \v 17 这是真理的圣灵,他与你生活在一起,也会与你同在。这世界不会接受他,因为看不见他也不认识他。你们却认识他,因为他与你们生活在一起。 \p \v 18 我不会丢下你们,让你们变成孤儿,我要再次回到你们身边。 \v 19 世人很快就不会再看见我,你们却能看见我,因为我活着,你们也会活着。 \v 20 在那一天\f + \fr 14:20. \fr*\ft 即第 18 句,主要是指他复活后来找他们。 e14:26.原意为“以......为名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“凭我的权威”,“通过我”,“对我来说”,“属于我”等。这实际上是指代人及其性格的一种方式。 \ft*\f*,你们就知道我与天父一体,你们与我一体。 \v 21 愿意听从我的命令并且遵守的人,就是爱我的人,爱我的人,天父必定爱他,我也会爱他,会向他显现。” \p \v 22 犹大(非加略人犹大)对耶稣说:“主啊,你为什么要向我们显现,而不是向世人显现呢?” \p \v 23 耶稣回答:“若爱我之人就会遵守我所说的话,我父必定也爱他,我们就会来此,他们的家就是我们的家。 \v 24 若不爱我,就不会遵从我的话。你们所听之道并非源于我,而是源自派我来此的天父。 \v 25 我与你们在一起时解释这一切。 \v 26 但当天父以我之名派来的圣灵保惠师,\f + \fr 14:26. \fr*\ft 原意为“以......为名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“凭我的权威”,“通过我”,“对我来说”,“属于我”等。这实际上是指代人及其性格的一种方式。 \ft*\f* \p 会教导你们一切,提醒你们我对你们所说过的一切。 \p \v 27 我为你们留下平安,我把自己的平安赐给你们。我给你们的平安与这世界给你的不同。不要紧张,也不要恐惧。 \p \v 28 你们听到我说过:‘我要走了,但还会回到你们这里来。’你们若真爱我,就要欢喜,因为我要到天父那里,天父比我更伟大。 \v 29 我提前把这一切解释给你们听,让你们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可以信服。 \v 30 我不能再多说了,因为这世界的统治者就要到了,他的权力无法控制我, \v 31 但我做了天父吩咐我做的事情,就是为了让世人知道我爱天父。现在站起来,我们走吧。” \b \c 15 \p \v 1 “我是真正的葡萄树,天父就是园丁。 \v 2 我的枝杈如果不结果子,他就会将其剪去,他修剪结果子的枝杈,让它结更多的果子。 \v 3 现在你们因我所言也被修剪过了,变得洁净\f + \fr 15:3. \fr*\ft 在这种情况下,修剪的意思为“洗涤。”\ft*\f*。 \v 4 你们要与我同在,我就与你们同在。\f + \fr 15:4. \fr*\ft 很显然,“在......里”这个词应该被理解为“与......有关”,这节经文的其余部分已经清楚表明这一点。\ft*\f*枝杈必须长在葡萄树上,凭它自己不能结出果实。 \v 5 我是葡萄树,你们是枝杈。与我一体,我也与他一体,这样就会结出丰盛的果实,因为离开了我,你们什么都做不了。 \v 6 不与我同在,就像枝杈被丢弃,变得枯干,人们会把它们拾起来,丢在火里烧掉了。 \v 7 你们若与我同在,我的言语也与你们同在,无论你们想要什么,祈求什么,都会给你们。 \v 8 因为你们结出丰盛果实,也是让天父获得荣耀,证明你们就是我的门徒。 \p \v 9 天父怎样爱我,我也怎样爱你们。你们与我的爱同在。 \v 10 如果你们遵守我的命令,就会与我的爱同在,正像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,便与他的爱同在。 \v 11 我把这事解释给你们听,是为了将欢喜留在你们心中,让你们的欢喜变得圆满。 \p \v 12 我命令你们:要彼此相爱,像我爱你们一样。 \v 13 人愿意舍命为朋友,人间没有比这更伟大的爱。 \v 14 你们听从我的吩咐,就是我的朋友。 \v 15 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,因为仆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,\f + \fr 15:15. \fr*\ft 意为“一个仆人不知道他的主人在做什么。”\ft*\f*我会称你们为朋友,因为我已把从天父那里听见的一切,都解释给了你们听。 \v 16 不是你们选择了我,而是我选择了你们,我赋予你们责任,去结出不朽的果实,这样你们以我之名所求的一切,天父都必将应允。 \v 17 这就是我的命令:彼此相爱。 \p \v 18 如果世人恨你们,记得他们在恨你们之前,就已经恨我了。 \v 19 你们若属于这世界,这世界也会像爱自己一样爱你。但因为你们不属于这世界,而是我从世界中选出你们,所以世人就恨你们。 \p \v 20 你们要记住我对你们说过的话:‘仆人不能比主人更重要。’他们若迫害我,也必定迫害你们,他们若遵守我的话,也必定遵守你们的话。 \v 21 但他们对你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我,因为他们不知晓派我前来的天父。 \v 22 如果我没有来,没有对他们说过什么,他们就意识不到自己的罪。但现在他们无法找到开罪的借口了。 \v 23 恨我的人,也恨我的父。 \v 24 如果我没有通过其他人从未做过的事情,向他们进行显现,他们就不会意识到自己的罪,但尽管看到了这一切,他们仍然恨我和我父。 \v 25 这就应验了经书所说:‘他们无缘故地恨我。’\f + \fr 15:25. \fr*\ft 引自《诗篇》35:19,《诗篇》69:5。\ft*\f* \p \v 26 但我会从天父那里向你们派来保惠师,他是来自天父的真理圣灵。当他来到,就会为我作见证。 \v 27 你们也要为我作证,因为你们从开始就和我在一起。” \b \c 16 \p \v 1 “我把这一切告诉了你们,让你们不会放弃对我的信任。 \v 2 人们会把你们赶出会堂,事实上时间已到,所有要杀害你们的人,都以为这样就是侍奉上帝。 \v 3 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不认识天父,也不认识我。我把一切告诉你们,以便在这一切发生的时候,你们会记得我所说的话。 \v 4 我无需在开始就告诉你们这一切,因为你们将跟随我。 \v 5 但现在我将要到派我来此的天父那里,但你们没有人问:‘你要到哪里去?’ \v 6 当然了,现在我把这一切都告诉了你们,你们便心生悲伤。 \p \v 7 但说实话,我的离开对你们更好。如果我不离开,保惠师就不会到来。我若离开,我就会派他来到你们身边。 \v 8 他到来的时候,就会说服世人,他们关于罪恶和正义的看法是错的,就会告诉他们什么是审判。 \v 9 关于罪,是因为他们不信我; \v 10 关于义,是因为我到父那里去,你们就再看不见我; \v 11 关于审判,是因为这世界的统治者已经受了审判。\f + \fr 16:11. \fr*\ft 或“受到审判。”\ft*\f* \p \v 12 我还有许多事要告诉你们,可是你们现在无法承受; \v 13 只等真理圣灵来到,他会教导你们一切真理。他不是为自己说话,而是把他听见的都说出来,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。 \v 14 他让我荣耀,因为他要把从我那里获得的都告诉你们。 \v 15 属于天父的一切也都属于我,所以我说,圣灵会把从我这里获得的告诉你们。 \v 16 不久后,你们不会再看见我,但再过一段时间,你们还要看见我。” \p \v 17 于是他的门徒中有几个彼此说:“他对我们说:‘不久后,你们就不会再看见我,但再过一段时间,你们还要看见我。’又说:‘因为我要到天父那里去。’这是什么意思呢?” \v 18 他们又说:“他所说的‘不久’,是什么意思呢?不理解他在讲什么。” \p \v 19 耶稣知道他们想问他,就说:“我所说的‘不久,你们不会看见我,但再过一段时间,你们还要看见我’,你们为了这话彼此议论吗? \v 20 告诉你们实话,你们会痛哭哀号,世人却要欢喜,你们会忧愁,但你们的忧愁要变为欢乐。 \v 21 妇人生产的时候会痛苦,因为这是分娩的时候。但生了孩子以后,就不再记住那痛苦了,而是欢喜孩子的诞生。 \v 22 是的,现在你们也会悲伤,但我会与你们再次相见,你们的心就会欢喜,没有人能夺走你们的欢喜。 \p \v 23 到了那天,你们什么也不会问我了。告诉你们实话,以我的名向天父求的任何事,他必定给予你们。 \v 24 你们一直以来没有以我的名求什么,现在你们祈求就必然应验,让你们的欢喜圆满。 \v 25 我一直用比喻向你们讲述,但很快,我不会再使用比喻,而是把关于天父的事明明白白讲出来。 \p \v 26 到了那天,你们要以我的名祈求,我不是说我要以你们的名义请求天父, \v 27 因为天父爱你们,因为你们爱我,并且相信我来自上帝。 \v 28 我离开天父来到这世界,现在我要离开这世界,到天父那里去。” \p \v 29 门徒说:“现在你就明说了,不再用比喻, \v 30 现在我们很确定你无所不知,为了知道人们在想什么问题,你不需要问他们。\f + \fr 16:30. \fr*\ft 即 16:19 中所述之事。\ft*\f*因此,我们信你来自上帝。” \v 31 耶稣对他们说:“现在你们真信吗? \v 32 时候要到了,其实已经到了,你们要分散到各自该去的地方,留我独自一个人。其实我不是独自一个人,因为有天父与我同在。 \v 33 我把这些事告诉你们,是要使你们因为与我一体而平安。\f + \fr 16:33. \fr*\ft 字面意思是,“在我里面的平安。”\ft*\f* \p 在世上你们会遭受苦难,但你们要勇敢,我已经胜过了这世界!” \b \c 17 \p \v 1 耶稣讲完了这些话,就举目望天,说:“父啊,时候到了,求你让你的儿子获得荣耀,你的儿子就会让你获得荣耀, \v 2 正如你把管理全人类的权力给了他,让他可以将永生赐给你所给予他的人。 \v 3 知道你是独一的真上帝,并且认识你所派来的耶稣基督,这就是永生。 \v 4 现在我已在这世间给了你荣耀,完成了你交给我的任务。 \v 5 父啊,现在让我在你面前获得荣耀,就是在创世纪前我与你同享的荣耀。 \p \v 6 你从世上分别出来赐给我的人,我已经把你的身份\f + \fr 17:6. \fr*\ft 或“名字。”\ft*\f*显示给他们了。他们是你的,你把他们赐给了我,他们也遵守了你的道。 \v 7 现在他们知道,你给我的,无论是什么,都是从你那里来, \v 8 你赐给我的话,我已经给了他们,他们也领受了,确定知道我是从你那里来的,并且信你差了我来。 \v 9 我为他们祈祷,我不为世人祈祷,而是为你赐给我的人祈祷,因为他们是你的。 \v 10 属于我的一切都属于你,你的一切也是我的,并且我因为他们获得了荣耀。 \p \v 11 我要离开这世界了,他们却仍留在这里,我要到你那里去了。圣父啊,求你凭着赐给我的名,保护他们,让他们成为一体,就像我们一样。 \v 12 我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,因你赐给我的名,我看护他们,除了那‘迷失之子’以外,其他人都没有迷失,这就应验了经文上的话。 \p \v 13 现在我到你那里去,我在世上说这些话,就是要他们充分分享我的欢喜。 \v 14 我把你的道赐给他们,世人恨他们,因为他们不属于这世界,像我不属于这世界一样。 \v 15 我不求你让他们离开这个世界,只求你保护他们远离恶人。 \v 16 他们不属于这世界,像我不属于这世界一样。 \v 17 求你用真理让他们变得神圣,你的道就是真理。 \v 18 就像你派我到这世上来,我也将同样派他们到世界各地。 \v 19 我为他们奉献\f + \fr 17:19. \fr*\ft “献身”:与第 17 句中的“使其变得神圣”意思相同。\ft*\f*自己,让他们能够真正成为神圣之人。 \p \v 20 我不但为他们祈求,也为那些因他们传递的福音而信我的人求, \v 21 祈求他们都能合而为一,就像天父你与我同在,我与你同在。求他们也与我们同在,让世人相信是你派我前来。 \v 22 你赐给我的荣耀,我已经赐给了他们,使他们合而为一,像我们合而为一。 \v 23 我与他们同在,你与我同在,使他们完完全全合而为一,让世人知道你派我前来,知道你爱他们,好像爱我一样。 \p \v 24 父啊,我在哪里,希望你赐给我的那些人,也能到我所在的地方,让他们看见你赐给我的荣耀,因为在创立世界以前,你就已经爱我了。 \v 25 善良的天父啊,\f + \fr 17:25. \fr*\ft 原意为“我父正确。”\ft*\f*世人虽然不认识你,我却认识你,与我一起的这些人也知道你派我前来。 \v 26 我已经把你的性格显示给他们,还要再显示,让他们也能拥有你对我的爱,我将与他们同在。” \b \c 18 \p \v 1 耶稣说完了这些话,就和门徒走过汲沦溪,走进那里的一个橄榄果园。 \v 2 出卖耶稣的犹大也知道那地方,因为耶稣和门徒常常在那里聚集。 \v 3 这时候,犹大带着一队士兵,还有祭司长和法利赛人的守卫,拿着灯笼、火把、武器,来到园子里。 \p \v 4 耶稣知道将要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,就出来对他们说:“你们找谁?” \p \v 5 他们问到:“你是拿撒勒人耶稣吗?” 耶稣说:“我是。”\f + \fr 18:5. \fr*\ft 耶稣的话不仅是对他身份的肯定,还呼应了《出埃及记》中上帝的名字。\ft*\f*出卖耶稣的犹大和他们站在那里。 \p \v 6 耶稣一说“我是”,他们就往后退,倒在地上。 \p \v 7 耶稣再问他们:“你们找谁?” 他们再次问:“你是拿撒勒人耶稣吗?” \p \v 8 耶稣回答:“我已经告诉你们,我是。如果你们来找我,就让这些人走吧。” \v 9 这应验了耶稣说过的话:“你赐给我的人,我一个也没有失落。” \p \v 10 西门(彼得)拔出一把刀,向大祭司的仆人马勒古砍去,削掉他的右耳。 \p \v 11 耶稣对彼得说:“把刀放下!难道你认为\f + \fr 18:11. \fr*\ft “你认为”——隐喻。\ft*\f*天父给我的杯,我能不喝吗?” \p \v 12 于是那一队士兵及其长官和犹太人的守卫,抓住耶稣把他绑起来。 \v 13 先他们把耶稣带到亚那面前,亚那是当年大祭司该亚法的岳父。 \v 14 该亚法就是曾向犹太人提议“一个人代替人民而死更有益”\f + \fr 18:14. \fr*\ft 见 11:50。\ft*\f*的那个人。 \p \v 15 彼得和另一个门徒跟着耶稣。因为那位门徒与大祭司很熟,所以就能跟耶稣一起进入大祭司的院子, \v 16 彼得却站在门外。大祭司认识的那位门徒走出来,对看门的婢女说了一声,就带着彼得进去了。 \v 17 看门的婢女对彼得说:“你不也是这个人的门徒吗?”他说:“我?不,我不是。” \p \v 18 因为天气寒冷,仆人和差役就生了火,站着取暖,彼得走进去后也和他们站在一起取暖。 \p \v 19 这时,大祭司向耶稣质疑关于他的门徒和他教导的事。 \v 20 耶稣对大祭司说:“我向来对世人讲话都是公开的,\f + \fr 18:20. \fr*\ft 原意为“向整个世界。”\ft*\f*我常常在会堂和圣殿里,就是在所有犹太人聚集的地方教导人,我并没有偷偷地讲什么。 \v 21 你为什么质疑我呢?问问那些听过我讲话的人吧,他们知道我讲过什么。” \p \v 22 耶稣说了这些话,站在旁边的一个差役打了他一巴掌,说:“你竟敢这样和大祭司说话?” \p \v 23 耶稣对他说:“如果我讲错了,告诉大家我错在哪里。如果我讲对了,你为什么打我呢?” \p \v 24 亚那仍然绑着耶稣,把他押到大祭司该亚法那里去。 \p \v 25 彼得仍然站在火旁取暖。有人问他:“你不也是他的门徒吗?”彼得否认说:“不,我不是。” \p \v 26 大祭司的仆人——就是耳朵被彼得削掉那人的亲戚,说:“我不是看见你跟他在园子里吗?” \v 27 彼得又否认,这时鸡叫了。 \p \v 28 凌晨时分,他们把耶稣从该亚法那里押往罗马总督的官邸。犹太人首领们\f + \fr 18:28. \fr*\ft 隐喻之意。\ft*\f*自己没有进到官邸里去,他们想吃逾越节的晚餐,怕违反礼仪的规定而变得不洁。 \p \v 29 于是彼拉多走到外面见他们,说:“你们控告这个人什么呢?” \p \v 30 他们回答:“如果这个人没有作恶,我们就不会把他交给你。” \p \v 31 彼拉多对他们说:“你们自己把他带去,按着你们的律法审问他吧。”犹太人说:“我们没有权处决任何人。” \v 32 这就应验了耶稣预言自己如何死去的那句话。 \p \v 33 彼拉多又进了官邸,把耶稣叫来,问他说:“你是犹太人的王吗?” \p \v 34 耶稣回答:“这话是你自己说的,还是别人对你说到我的呢?” \p \v 35 彼拉反问:“难道我是犹太人吗?你们自己人和祭司长把你交给我,你究竟做了什么事?” \p \v 36 耶稣回答:“我的国不属于这世界;如果我的国属于这世界,我的臣仆就要作战,不会把我交给犹太人。不过,我的国不是这世上的。” \p \v 37 于是彼拉多问他:“那么,你是王吗?” 耶稣说:“你说我是王。我要为真理作见证,我为此而生,也为此来到世上。凡是接受真理的人,都会聆听我所说的。” \p \v 38 彼拉多问他:“真理是什么?” \p 彼拉多说罢,又出来见犹太人,对他们说:“我不认为他有什么罪。 \v 39 你们有个惯例,每逢逾越节,就要我给你们释放一名囚犯。你们想让我释放这个犹太人的王吗?” \p \v 40 他们又喊叫说:“不要他!要巴拉巴!”这巴拉巴是个叛乱者。\f + \fr 18:40. \fr*\ft 通常翻译为“强盗。”巴拉巴可能参与了一些起义活动。\ft*\f* \b \c 19 \p \v 1 那时,彼拉多吩咐人把耶稣拉去鞭打。 \v 2 士兵用荆棘编成冠冕,戴在他的头上,又给他披上紫色的外袍, \v 3 然后一次又一次地来到他们面前,说:“犹太人的王万岁!”然后用手打他。 \p \v 4 彼拉多再次来到外面,对犹太人说:“我把他带出来给你们,是让你们知道我不认为他有什么罪。” \v 5 于是耶稣出来,戴着荆棘的冠冕,披着紫色的外袍。彼拉多对他们说:“看,就是这个人。” \p \v 6 祭司长和差役看见耶稣,就喊叫说:“把他钉上十字架!把他钉上十字架!”彼拉多对他们说:“你们自己把他带去钉十字架吧,我不认为他有什么罪。” \p \v 7 犹太首领回答:“我们有律法,根据那律法,他是该死的,因为他自称为上帝之子。” \p \v 8 彼拉多听见这话,感到更害怕了, \v 9 于是回到他的官邸,问耶稣:“你是从哪里来的?”耶稣却不回答他。 \p \v 10 彼拉多对他说:“你不想对我说话吗?难道你不知道,我有权释放你,也有权把你钉上十字架吗?” \p \v 11 耶稣说:“如果不是从上天给你的权力,你就无权惩办我,因此,把我交给你的那人,罪更重。” \p \v 12 听到这番话,彼拉多尝试想要释放耶稣。可是犹太人首领却喊叫说:“如果你释放这个人,就不是凯撒的朋友了。凡是自命为王的,就是与凯撒为敌。” \p \v 13 彼拉多听了这些话,就把耶稣带到外面,来到一个名叫“铺石地”(希伯来语为“加巴大”)的地方,坐在审判椅上开始进行审判。 \v 14 当时逾越节前一天正午的时候,彼拉多对犹太人说:“看,你们的王!” \p \v 15 他们就喊叫起来:“杀了他!杀了他!把他钉上十字架!” \p 彼拉多问他们:“你们想要把你们的王钉上十字架吗?” \p 祭司长回答:“除了凯撒,我们没有王!” \p \v 16 于是彼拉多把耶稣交给他们去钉上十字架。 \p \v 17 他们让耶稣自己背着十字架,把他带到了一个名叫“髑髅之地”的地方(希伯来语为“各各他”)。 \v 18 他们就在那里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,和他一同钉十字架的,还有两个人,一边一个,耶稣在中间。 \p \v 19 彼拉多写了一个牌子,上面写着:“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。”,放在十字架上。 \v 20 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个牌子,因为耶稣钉十字架的地方离城不远,而且那牌子是用希伯来文、拉丁文和希腊文写成。 \p \v 21 祭司长对彼拉多说:“不要写‘犹太人的王’,要写‘此人自称:我是犹太人的王’。” \p \v 22 彼拉多说:“我写的就已经写了!” \p \v 23 士兵把耶稣钉了十字架之后,就把他的衣服拿来,分成四份,每个兵一份。他们又拿他的袍子,这袍子没有缝,织成了一整件。 \v 24 因此,他们彼此说:“就别把它撕开了,我们来抽签,看看谁能拿到它。”这就应验了经上所说的:“他们分了我的外衣,又为我的衣而抽签。”\f + \fr 19:24. \fr*\ft 引自《诗篇》22:18。\ft*\f* \v 25 士兵果然这样做了。 \p 在耶稣十字架旁边,站着他的母亲和他母亲的姐妹,还有高罗巴的妻子玛利亚和抹大拉的玛利亚。\f + \fr 19:25. \fr*\ft 目前尚不清楚是有三名妇女还是四名妇女。有人认为玛利亚的姐妹与高罗巴的妻子玛利亚是同一个人。\ft*\f* \v 26 耶稣看见母亲,又看见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,就对母亲说:“母亲\f + \fr 19:26. \fr*\ft 原意为“女性”,但并不适用于英语。\ft*\f*,看!这是你的儿子。” \v 27 然后他对那门徒说:“这是你的母亲。”然后,那名门徒就把她接到了自己的家中。 \p \v 28 耶稣知道自己来此的一切目的都已经达成,为了要使经上的话应验,就说:“我渴了。”\f + \fr 19:28. \fr*\ft 引自《诗篇》69:21。\ft*\f* \v 29 在那里有一个坛子,盛满了酸酒,他们就拿海绵浸了酸酒,绑在牛膝草的草茎上,送到他的口里。\f + \fr 19:29. \fr*\ft 见《诗篇》69:21。\ft*\f* \v 30 耶稣尝了那酸酒,说:“完成了!”就低下头,断了气。\f + \fr 19:30. \fr*\ft “结束”,意为“完成”或“成就。”\ft*\f* \v 31 因为那天是预备日,为了要避免尸体在安息日留在十字架上(事实上,这是一个特殊的安息日),于是犹太人首领就请求彼拉多打断那些被钉十字架的人的腿,防止他们的身体被移动。 \v 32 于是士兵就把和耶稣另外两个钉上十字架之人的腿都打断了。 \v 33 他们来到耶稣那里,看见他已经死了,就没有打断他的腿。 \v 34 但是有一个士兵用枪刺入他的肋侧,立刻有血和水流出来。 \v 35 看见此事的人已经作证了,他的见证是真实的,他也知道自己所说的是真实的,所以你们也应该相信。 \v 36 这些事的发生,应验了经文所说“他的骨头,一根也不可折断。”\f + \fr 19:36. \fr*\ft 引自《诗篇》34:20。 c19:37.即《出埃及记》12:46,《民数记》9:12,或《诗篇》34:20。\ft*\f* \v 37 另有一处经文说:“他们要仰望自己所刺的人。”\f + \fr 19:37. \fr*\ft 即《出埃及记》12:46,《民数记》9:12,或《诗篇》34:20。\ft*\f* \p \v 38 在这之后,有一名亚利马太人约瑟来见彼拉多,请求领走耶稣的身体。他是耶稣的门徒,但因为怕犹太人,所以偷偷地进行。彼拉多批准了,他便把耶稣的身体领去。 \v 39 以前曾在夜晚去见耶稣的尼哥德慕也来了,带着没药和沉香混合的香料,约有三十四公斤。 \v 40 他们领走了耶稣的身体,照着犹太人的葬礼的规例,用细麻布和香料把他裹好。在耶稣钉上十字架的地方有一个园子, \v 41 园里有一个从未葬过人的新墓穴。 \v 42 因为那天是犹太人的预备日,又因为那墓穴就在附近,他们就把耶稣葬在那里。 \b \c 20 \p \v 1 下一周第一天清晨,\f + \fr 20:1. \fr*\ft 即周日。\ft*\f*天还没有亮,抹大拉的玛利亚来到墓旁,看见墓口的石头已经移开了。 \v 2 她就跑去见彼得和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,对他们说:“有人把主从坟墓里搬走了,我们不知道他们把他放在哪里了。” \v 3 彼得和那门徒就向坟墓跑去。 \v 4 两个人一起跑,另一名门徒比彼得跑得快,先到了坟墓, \v 5 弯腰向里面观看,看见细麻布还在那里,但他却没有进去。 \p \v 6 彼得随后也到了,他进入坟墓,看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, \v 7 还看见耶稣头部的那块布,但没有和细麻布放在一起,而是折叠放着。 \p \v 8 这时候,先到坟墓的门徒也走了进去。 \v 9 他四处张望,相信那句经文是正确的\f + \fr 20:9. \fr*\ft 耶稣从死亡中重生。\ft*\f*。在这之前,他们都没有理解经文中所说的:耶稣必须从死人中复活。 \v 10 于是两个门徒就回到他们的住所。\f + \fr 20:10. \fr*\ft 很显然,他们没有回到加利利的家,而是回到了在耶路撒冷的住所。\ft*\f* \p \v 11 但玛利亚站在坟墓外面哭泣。她一边哭,一边弯腰往里面观看, \v 12 却见到两名白衣天使,坐在曾安放耶稣身体的地方,一个坐在头的位置,一个在脚的位置。 \p \v 13 天使问她:“你为什么哭?” \p 她说:“有人把我的主搬走了,我不知道他们把他放在哪里。” \v 14 玛利亚说了这话,就转过身来,看见耶稣站在那里,但没有认出他就是耶稣。 \p \v 15 耶稣对她说:“你为什么哭?你找谁呢?”玛利亚以为耶稣是园丁,就对他说:“先生,如果是你把他搬走了,请告诉我你把他放在什么地方,我好去搬回来。” \p \v 16 耶稣对她说:“玛利亚!” 她转过身来看着耶稣,用希伯来语说了一句:“拉波尼!”(就是“老师”的意思。) \p \v 17 耶稣说:“你不要留住我,\f + \fr 20:17. \fr*\ft 意为“不要困住我,将我留住。”\ft*\f*因为我还没有升上天去见天父,去找我的兄弟们,告诉他们我要上天去见我的父,也是你们的父。我的上帝,也是你们的上帝。” \v 18 于是抹大拉的玛利亚就去告诉其他门徒:“我已经看见主了!”她又把主对她所说的话告诉他们。 \p \v 19 下一周第一天夜晚的时候,门徒聚在一起,因为怕犹太人,就把门户都关上。耶稣来了,站在他们中间,说:“愿你们平安。” \v 20 说了这话,就把手和肋旁给他们看。门徒看见主,就欢喜了。 \p \v 21 耶稣又对他们说:“愿你们平安。天父怎样派我来,我也怎样派遣你们。” \v 22 说了这话,就向他们吹一口气,说:“领取圣灵吧! \v 23 你们赦免谁的罪,谁的罪就得赦免,你们不赦免谁的罪,谁的罪就不得赦免。” \p \v 24 十二个门徒中,有一个称为“双生子”的多马。耶稣来的时候,他没有和门徒在一起。 \v 25 其他的门徒对他说:“我们已经见过主了。” 多马对他们说:“除非我亲眼看见他手上的钉痕,用我的指头探入那钉痕,又用我的手探入他的肋旁,否则我决不相信。” \p \v 26 一星期之后,门徒又在屋子里,多马也和他们在一起。门户都关上了。耶稣到来,站在他们中间,说:“愿你们平安。” \p \v 27 然后对多马说:“把你的指头放在这里,看看我的手。伸出你的手,摸摸我的肋骨旁。不要疑惑,要相信!” \p \v 28 多马对他说:“我的主!我的上帝!” \p \v 29 耶稣说:“你因为看见我才信吗?那些没有看见就信的人,才是有福。” \p \v 30 耶稣在门徒面前还行了许多别的神迹,没有记在本书中。 \v 31 但记录这些事,是为了让你们信耶稣是基督,是上帝之子。你们信了,\f + \fr 20:31. \fr*\ft 原意为“以他之名。”\ft*\f*就可以因相信他而获得生命。 \b \c 21 \p \v 1 在这之后,耶稣在提比里亚海边再次向门徒显现。\f + \fr 21:1. \fr*\ft 意为“提比利亚海。”\ft*\f*他显现的经过是这样的: \v 2 当时彼得、“双生子”多马、加利利的迦拿人拿但业、西庇太的两个儿子,和另外两个门徒聚在一起。 \p \v 3 彼得对他们说:“我要打鱼去。”他们说:“我们也跟你一起去。”于是他们出去上了船,可是那一夜他们并没有打到什么。 \p \v 4 黎明时分,耶稣站在岸边,门徒却不知道他就是耶稣。 \v 5 耶稣对他们说:“我的朋友们,打到鱼没有?”他们回答:“没有。” \p \v 6 耶稣说:“把网撒在船的右侧就可以打到鱼。”于是他们把网撒下去,但却拉不动,因为鱼太多。 \v 7 耶稣所爱的那名门徒对彼得说:“是主!”彼得一听见是主,就立刻穿上衣服(因为他当时没有穿衣服),纵身跳进海里。 \v 8 其他的门徒因为离岸不远(约有一百公尺),于是就跟着来到小船上,把那网鱼拖过来。 \v 9 他们上了岸,就看见那里有一堆篝火,上面正在烹饪鱼,还有一些饼。 \p \v 10 耶稣对他们说:“把你们刚才打的鱼拿几条来。” \v 11 彼得上船把网拉到岸上,那网装满了大鱼,共有一百五十三条。鱼虽然这么多,网却没有破。 \p \v 12 耶稣对他们说:“来吃早饭吧。”门徒中没有一个人敢问他:“你是谁?”因为知道他是主。 \v 13 耶稣走过来,把饼递给他们,又把鱼递给他们。 \v 14 这是耶稣死而复生后,第三次向门徒显现。 \p \v 15 他们吃了早饭,耶稣问西门(彼得):“约翰的儿子西门,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?”\f + \fr 21:15. \fr*\ft “这些。”可能是指周围的物体,即渔民的交易,但更有可能是指其他门徒。存在疑问的是彼得对耶稣的爱。\ft*\f* \p 他回答说:“是的,主啊,你知道我爱你。” \p \v 16 耶稣对他说:“照顾好我的羊羔。”耶稣第二次又问他:“约翰的儿子西门,你爱我吗?”他回答:“主啊,是的,你知道我爱你。” \p \v 17 耶稣说:“照顾好我的绵羊。”耶稣第三次问他:“约翰的儿子西门,你爱我吗?”彼得因为耶稣第三次问他“你爱我吗?”就有些难过。于是对耶稣说:“主啊,你是无所不知的,你知道我爱你。”耶稣说:“照顾好我的绵羊。 \p \v 18 告诉你实话,当你年轻的时候,你会打扮好去任何地方,但当你变老,就要伸出手来,让别人给你穿上衣服,带你到你不愿意去的地方。” \v 19 耶稣说这话,是在解释他死亡的方式如何让上帝获得荣耀。然后他对彼得说:“跟我来吧。” \p \v 20 彼得转过身来,看见耶稣所爱的那名门徒跟着他们,他在最后的晚餐时曾侧身问耶稣:“主啊,出卖你的是谁?。” \p \v 21 彼得看见他,就问耶稣:“主啊,他会怎么样呢?” \p \v 22 耶稣回答他:“如果我让他活到我到来之时,跟你有什么关系呢?你只管跟从我吧!” \p \v 23 这句话传到其他门徒那里,说那位门徒不会死。其实耶稣并没有对他说他不会死,只是说:“如果我让他活到我到来之时,跟你有什么关系呢?” \p \v 24 这位门徒确认发生过这件事,并且将其写了下来。我们知道他的见证是真实的。 \v 25 耶稣还做过许多其他的事情,如果全部写下来,我怀疑整个世界能否容纳所有要写的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