\id HEB - 免费的易读圣经 Free Easy-to-read Bible \ide UTF-8 \h 希伯来书 \toc2 希伯来书 \toc1 希伯来书 \mt 希伯来书 \c 1 \p \v 1 很久以前,上帝曾多次通过不同的方式借由先知向我们的祖先说话; \v 2 在这最后的岁月中,上帝又通过他的儿子向我们说话。上帝指认他继承万物,借由他创造宇宙。 \v 3 他是上帝的荣耀之光,是上帝性格的显现表现,用其强大的号令支撑万物;当他完成清洁罪恶之事,就会坐在天堂至尊者的右边。 \v 4 他的名比天使更尊贵,所以地位高于天使。 \v 5 照样,基督也没有因成为大祭司而为荣。是哪——上帝曾对他说“你是我的儿子。今天我已成为你的父亲。”\f + \fr 1:5.\fr*\ft 希伯来书中充满了旧约的引文和典故,其中有些没有准确引用,或者是以摘要形式给出。因此,有时很难确定确切的来源。这里将确定那些相对清晰的旧约引文。请注意,它们取自七十士译本,即希伯来圣经的希腊文译本。这节经文中提到的引文似乎是。 《诗篇2:7》,《撒母耳记下》7:14,《和历代志上17:13》。\ft*\f* \p \v 6 上帝派其长子\f + \fr 1:6.\fr*\ft 长子:这个词并非是说有一段时间耶稣不存在;它用于表示等级而非年龄。\ft*\f*来到这世上,又说:“让上帝所有的天使都膜拜他。”\f + \fr 1:6.\fr*\ft 引用自七十士译本的《申命记》32:43。\ft*\f* \v 7 关于天使,他说:“上帝以他的天使为风,以他的仆役为火焰。”\f + \fr 1:7.\fr*\ft 引自《诗篇》104:4.\ft*\f* \v 8 但是说到他的儿子,他说:“上帝啊!你的宝座必将永恒存在,你王国的权杖是公平的权杖。 \v 9 你喜爱正义良善,憎恨不法。所以上帝,也就是你的上帝,会为你涂抹\f + \fr 1:9.\fr*\ft 古人会将油倒在头顶,表明他们被选做担任某个职位,这是一种崇高的荣誉。\ft*\f*欢喜的油膏,以此让你高于其他人。”\f + \fr 1:9.\fr*\ft 引自《诗篇》45:6-7。\ft*\f* \p \v 10 “主啊!你最初铺设了大地的根基,天也是你双手的作品。 \v 11 它们都会终结,你却会长存;它们会像衣服一样逐渐破旧, \v 12 你却会把它们像外套一样卷起来。天地就像衣服一样会被更换;只有你永不改变,你的生命也没有穷尽。”\f + \fr 1:12.\fr*\ft 原意为:“你的时间永不会消失。”这句话来自《诗篇》102:25-27。\ft*\f* \v 13 上帝可曾向哪个天使说:“你坐在我的右边,等我将你的仇敌放在你的脚下”? \f + \fr 1:13.\fr*\ft 引自《诗篇》110:1。\ft*\f* \v 14 天使呢?天使都是仆从,被派出去为那些将要获得救赎的人效劳。 \c 2 \p \v 1 因此,我们必须更密切地关注我们学到的一切,免得我们远离它们。 \v 2 如果天使所传递的信息都是值得相信的,那么所有罪行和不服从之举,就会得到应得的结果。\f + \fr 2:2.\fr*\ft 原意为“获得其回报。”\ft*\f* \v 3 如果我们忽略如此伟大的救赎,怎么又能逃罪呢?这救赎最初由主亲自宣讲,后来听见它的人又向我们证实。 \v 4 上帝又按照自己的选择,用神迹、奇事和各种异能以及圣灵之礼,作为见证。 \p \v 5 上帝并没有把我们所说“即将到来的世界”,交给天使管理; \v 6 但经文中说道:“人算甚么,你竟担心他们?人之子\f + \fr 2:6.\fr*\ft “人之子”:在常规说法中指的只是一个人类;但耶稣将这个通用术语用于他自己。\ft*\f*算甚么,你竟关心他? \v 7 你让他比天使卑微一点;你赐给他荣耀尊贵, 将他置于万物之上。\f + \fr 2:7.\fr*\ft 这里不只是指人性,也可以指耶稣:“你暂时让他低于天使,然后又赐予他荣耀和尊贵。”整段经文可以用这种双向方式来理解:将耶稣称为人之子,既是人类的代表,也是人类的救主。\ft*\f* \v 8 你让他拥有统治一切的权利。”\f + \fr 2:8.\fr*\ft 这同样适用于人类,即《创世记》1所述上帝赋予高于万物的权力,或者适用于耶稣作为主的权力。\ft*\f*上帝给了他统治万物的权利,就没有什么高于他了。然而,我们看到,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受制于他的权威,还不是。 \v 9 但我们看到耶稣,有一段时间被置于比天使低一点的位置,通过遭受死亡的痛苦,获得荣耀尊贵的冠冕。通过上帝的恩典,耶稣为众人体验死亡。 \p \v 10 那创造和保持一切的上帝,应该为他的很多儿子带来荣耀。引导人们获得救赎的耶稣是通过苦难完全准备好的。 \v 11 因为那让人变得神圣之人,以及那些变得神圣之人,都是一家人。\f + \fr 2:11.\fr*\ft 原意为“全部来自一个。”\ft*\f*所以他会毫不犹豫地称他们为兄弟。 \v 12 他说:“我要向他们宣扬你的名,我要在他们的聚会中赞美你。”\f + \fr 2:12.\fr*\ft “聚会”:这个词是“ecclesia”,这里所指为“教会。”这段话引自《诗篇》22:22。\ft*\f* \v 13 又说:“我要信任他。”;还说:“我来了,与上帝赐给我的孩子们一起。”\f + \fr 2:13.\fr*\ft 引自《以赛亚书》8:17-18。\ft*\f* \p \v 14 因为孩子们都有血肉之躯,他自己也同样拥有血肉之躯,这样就可以通过死亡,消灭那掌控死亡权力的魔鬼, \v 15 释放那些因为怕死而终身为奴仆之人。 \p \v 16 当然,他关心的并不是天使,他只关心亚伯拉罕的子孙。 \v 17 所以他必须在各方面与其兄弟们相同,这样就可以在上帝的事情中,成为仁慈忠信的大祭司,原谅其子民的罪。 \v 18 因为他自己已在试探中遭受苦难,能够帮助那些被试探的人。 \c 3 \p \v 1 因此,为上帝而存在、共同听从天召的兄弟姐妹,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耶稣——我们称之为上帝派来之人,\f + \fr 3:1.\fr*\ft 原意为“使徒。”这个词取自希腊文,意思是被派遣之人。\ft*\f*大祭司。 \v 2 在他被选去做的事情中,他忠于上帝,就像摩西在上帝之家忠于上帝。\f + \fr 3:2.\fr*\ft “房子”这个词在这里的意思不仅仅是建筑物,还指房屋中的成员、家庭、家庭的成员。在这里和第 5 节,关于摩西作为上帝仆人的忠诚,见《民数记》12:7。\ft*\f* \v 3 因为耶稣值得拥有比摩西更大的荣耀,就像建造房屋的人,比房屋本身值得拥有更大的尊贵。 \v 4 每一间房屋都有其建造者,上帝是万物的建造者。 \v 5 摩西作为仆人在上帝之家中效忠上帝。他提供了以后要宣布的证据。; \v 6 但是基督却是负责上帝之家的儿子。如果我们对所信仰的希望充满信心,我们就是神的家。 \p \v 7 所以,就像圣灵所说:“如果你们今天听到上帝对你说的, \v 8 就不要铁石心肠,\f + \fr 3:8.\fr*\ft “铁石心肠”,或固执/固执。\ft*\f*比如在荒野试探他,反叛他; \v 9 你们的祖先曾通过这种方式试探我,在四十年中一直都看到我给他们的证据。 \p \v 10 那个世代的人让我发怒\f + \fr 3:10.\fr*\ft 同样,上帝在这里使用人的术语。不能将上帝理解为像我们一样会升起,尤其是“生气”或以无情或不理性的方式行事时。同样的描述又见于3:11。\ft*\f*,于是我说:‘他们的思想总是出现错误,不知道我或我所做的事情。’ \v 11 于是我在沮丧中起誓:‘他们绝不可进进入我的安息。’”\f + \fr 3:11.\fr*\ft “休息。”这个概念在第 4 章提供了更多的解释,与安息日、承诺之地和上帝之邀有关。这个词的理解虽然不太容易,但通常“安息”可能是最佳解读,它可作为后续发展的基础,包括所有的典故。引文来自《诗篇》95:7-11。\ft*\f* \p \v 12 兄弟姐妹们,你们要小心,免得你们中间有人存着邪恶之心,放弃了对永生上帝的信; \v 13 在你们还有“今天”的时候,要互相劝勉,免得有人受罪恶的诱惑,变得铁石心肠。 \v 14 如果我们把最初对上帝的信念坚持到底,我们就是基督的伙伴了。 \p \v 15 正如经文所说:“如果你们今天听到上帝对你说的,就不要铁石心肠,就像反抗他的那时候一样。”\f + \fr 3:15.\fr*\ft 引自《诗篇》95:7-8。\ft*\f* \v 16 那时候,听到上帝所说的话而反抗的谁呢?不就是摩西从埃及带出来的那些人吗? \v 17 是谁让上帝在四十年内感到不快?不就是向那些在埋葬在荒野中的罪人吗? \v 18 当上帝发誓他们不可进入他的安息,这又是向谁说的?难道不是向那些不遵从的人吗? \v 19 所以我们会看到,他们因为不信而无法进入安息。 \c 4 \p \v 1 尽管上帝给了我们进入其安息的承诺,我们就应该小心翼翼,任何人都不要错过了! \v 2 因为我们就像他们一样也听到了福音,只是他们不接受也不相信听见的道,所以对他们没有益处。 \v 3 但我们相信上帝之人已经进入安息。正如上帝所说:“我在沮丧中起誓,‘他们绝不可进入我的安息。’”\f + \fr 4:3.\fr*\ft 引自《诗篇》95:11。\ft*\f*(尽管上帝在创立世界的那一刻就已完成其计划,但仍然如此。) \v 4 关于第七日,在经书中有一句说到:“在第七日,上帝停下了他的一切工作。”\f + \fr 4:4.\fr*\ft 引自《创世纪》2:2.\ft*\f* \v 5 但前文还有一句说:“他们绝不可进入我的安息。” \p \v 6 上帝的安息仍在那里,有的人可以进去,尽管那些先前听到好消息的人因为不顺从而没有进入。; \v 7 过了很久以后,就像他之前所做的那样,上帝通过大卫所说的“今天”再次定了一个日子:“如果你们今天听从他的声音,就不要铁石心肠。”\f + \fr 4:7.\fr*\ft 引自《诗篇》95:7。\ft*\f* \v 8 如果约书亚已让他们享受了安息,上帝后来就不会再提到其他日子。 \v 9 所以,为了上帝的子民,必定会有一个安息日的休息。 \v 10 因为进入上帝安息之人也歇了自己的工作,好像上帝歇了自己的工作一样。 \p \v 11 所以,我们应全力进入安息,免得有人因按照那不顺从的例子而跌落。 \v 12 因为上帝之道是活的,是有效的,比一切两刃剑更锋利,甚至可以刺入并剖开生命和呼吸,\f + \fr 4:12.\fr*\ft 希腊语“psuche”和“pneuma”,有时被译为“灵魂”和“灵。”但很难准确理解其含义,因为一般认为“灵魂”和“灵”没有区别。这里选择“生命”和“呼吸”的理解,被认为更好地表达了原始思想。\ft*\f*关节与骨髓,能够审判心中的思想和意念。 \v 13 一切生命在上帝面前都无处遁形。我们对他负有责任,一切在他面前都暴露在外,完全显露。 \p \v 14 我们既然有一位升入天堂的伟大祭司,也就是就是上帝之子耶稣,就应该确定和坚持我们的信仰。 \v 15 因为大祭司并非不同情我们的软弱,他像我们一样,也曾在各方面受过试探,只是他没有犯罪。 \v 16 所以,我们只需自信地来到上帝的恩典宝座面前,在我们真正需要帮助时获得怜悯,得到恩典。 \c 5 \p \v 1 每位大祭司都从人间挑选出来,受指派为上帝有关之人做事。他会向上帝献上他们的礼物和赎罪的祭物。 \v 2 大祭司理解那些无知和迷途之人的感受,因为他自己也曾体验那人类的软弱。 \v 3 因此,他必须为其罪献祭,为人们的罪献祭。 \v 4 没有人能为自己获得大祭司的地位,只有像亚伦一样被上帝选中才可以。 \v 5 照样,基督也没有因成为大祭司而为荣。是哪——上帝曾对他说“你是我的儿子。今天我已成为你的父亲。”\f + \fr 5:5.\fr*\ft 引自《诗篇》2:7\ft*\f* \v 6 在另一处经文中,上帝说:“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。”\f + \fr 5:6.\fr*\ft 引自《诗篇》110:4\ft*\f* \v 7 基督还以人形存在之时,曾经流泪大声祷告,恳求那能救他脱离死亡的上帝。因他对上帝的尊敬,上帝听到了他的祈祷。 \v 8 尽管他是上帝之子,耶稣还是通过苦难学会了何为顺从。\f + \fr 5:8.\fr*\ft 耶稣“通过苦难学会顺从”,这样的字面翻译,可能会显示耶稣最初并不顺从,或者为了让他学习而必须受苦。但对于先于人类存在的上帝之子而言,这两种说法都比较不恰当。这段文字的意思可能是:尽管耶稣是上帝之子,但他在人间的经历证明了顺服需要付出什么,可以得到什么。从某种成都将,就像耶稣请求将苦难之杯从他这里拿走。但随后他的意志臣服并遵从了天父。见《马太福音》26:39。\ft*\f* \v 9 他结束了自己的经历后,\f + \fr 5:9.\fr*\ft 不要使用“已经变得完美”这种表达,这会让有的人认为:这句话表明他一开始并不完美。\ft*\f*就成了所有顺从他之人获得永恒救赎的根源。 \v 10 他被上帝指定为按照麦基洗德的次序担任大祭司。 \v 11 说道耶稣,我们有很多话要说,这很难解释,因为你们似乎无法理解。 \v 12 到现在,你们应该已有足够的时间去成为老师了,但还需要别人教你们基本信息,那些都是上帝之道的基本道理。你们似乎变成只能吃奶、无法吃干粮的人! \v 13 凡吃奶的都还是个婴孩,没有经历过正义良善之路; \v 14 只有长大成人才能吃干粮,始终使用其大脑学到的东西分辨是非。 \c 6 \p \v 1 所以,不要困于关于基督的基本教义,而是要努力成长为更成熟的理解。不需要再去重温忏悔过去所作所为的想法、关于信上帝、 \v 2 或关于洗礼、按手礼、死人复活和永远审判的教义。 \v 3 只要上帝允许,我们就这样作。 \p \v 4 因为一个人如果曾理解和经历上帝的天堂恩赐、曾分享过圣灵、 \v 5 曾知晓上帝正直良善之道以及在来世的力量, \v 6 然后完全抛弃上帝,\f + \fr 6:6. \fr*\ft “然后完全抛弃上帝。”希腊文中的这个词在新约中只用了一次,意思是完全放弃和否定一种信仰。它不是叛教的通常用词。\ft*\f* 就不可能再让他们重新悔改了,因为他们亲自把上帝之子再次钉在十字架上,公然羞辱他。 \v 7 这就像一块地,以雨水浇灌,为种植土地之人生出粮食,就是获得上帝的祝福。 \v 8 但如果这块地只生出野草和荆棘,就没有价值了,几乎等于被定罪,最终能做的就是将其焚烧。 \p \v 9 但亲爱的朋友们,我们虽然这样说,却深信你们会做得更好,你们会得到救赎。 \v 10 因为上帝并不是不公义,他没有忘记了你们做过的一切,以及你们以他之名所表现的爱心,以前服侍过信徒,现在仍在这样做。 \v 11 我们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表现同样的热诚,相信上帝的希望,直到它实现。 \v 12 在精神上不要懒惰,而是要效法那些通过信上帝和耐心、让上帝承诺变成现实的人。 \v 13 上帝承诺亚伯拉罕时,因为没有比他更伟大之人可以指着起誓,他就指着自己起誓, \v 14 说:“我必定赐福给你,必定让你后代满堂。”\f + \fr 6:14.\fr*\ft 引自《创世记》22:17。\ft*\f* \v 15 于是亚伯拉罕耐心等待,这承诺终于办成现实。 \p \v 16 人都要指着比自己更伟大的发誓。如果他们中间有什么纠纷,这誓言就像是一锤定音,解决这些纠纷。 \v 17 上帝也是通过发誓,向那些获得承诺之人更清楚地表明,他的心意不会更改。 \v 18 所以这两件事\f + \fr 6:18.\fr*\ft 其含义为:这个承诺和誓言。\ft*\f*是不能更改的,因为上帝是决不说谎。因此,我们这些为安全而逃亡之人,完全可以相信,抓紧上帝呈现给我们的希望。 \v 19 这希望就像灵魂的锚,又确定又坚固,引领我们穿越帐幔走到上帝面前。 \v 20 耶稣已代表我们去了那里,因为他已经按照麦基洗德的次序成为大祭司。 \c 7 \p \v 1 麦基洗德曾是撒冷王,是至高上帝的祭司。亚伯拉罕战胜众王回来时,麦基洗德曾迎接他,并且给他祝福。\f + \fr 7:1.\fr*\ft 见《创世记》14:18。\ft*\f* \v 2 亚伯拉罕也把自己得来的一切,拿出十分之一来给他。麦基洗德的名字意思为“公正之王”;而撒冷王则是“平安之王”的意思。 \v 3 关于他的父亲、母亲或族谱,我们不得而知。也不知道他何时生死。就像上帝之子,他永远都是一名祭司。 \p \v 4 想想这个人多伟大,即使祖先亚伯拉罕也要从战利品中拿出十分之一给他。 \v 5 是的,利未的子孙也是祭司,奉命按照律法向人民——也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、亚伯拉罕的后裔们,收取十分之一。 \v 6 麦基洗德并非来自同一家族谱系,也收下了亚伯拉罕的十分之一,给这获得上帝承诺之人祝福。 \v 7 更伟大之人向更渺小之人祝福,这一点毫无疑问。 \v 8 在这里,收取十分之一之人都是必死之人;一但在这种情况下,他们被一个据说是永远活着的人所接受 \v 9 可以这样说,连那收取十分之一的利未,也通过亚伯拉罕缴纳了十分之一。 \v 10 因为麦基洗德迎接亚伯拉罕时,利未还未从其父\f + \fr 7:10.\fr*\ft 原意为“在他父亲的腰间。”\ft*\f*那里诞生。 \p \v 11 如果借着利未人的祭司制度能达到完美(人民是在这制度下领受律法的),为什么还需要照着麦基洗德的体系,另外指认一位祭司,而不是按照亚伦的体系呢? \v 12 如果祭司制度更改了,律法也必须更改。 \v 13 因为我们所指的那位,原属于另外一个支派的,这支派向来没有人在祭坛前供职。 \v 14 我们的主明明是犹大支派的后裔,关于这个支派,摩西并没有提及祭司。 \v 15 让人更清楚的是,当另一位与麦基洗德相似的祭司出现时。 \v 16 他成为祭司,并非按着律法上人类祖先的条例,却是按照不能终止生命的能量。 \v 17 所以他才会说:“你永远作祭司,按照麦基洗德的秩序。”\f + \fr 7:17.\fr*\ft 引自《诗篇》110:4。\ft*\f* \p \v 18 从前的条例因为没有力量,所以没有用处,就废弃了 \v 19 (因为律法从来没有让任何事变得完美)。但它却带来了更美的希望,借着这希望,我们就可以亲近上帝。 \v 20 这\f + \fr 7:20.\fr*\ft 即接近上帝的新方式。\ft*\f*还要说道誓言,尽管那些人成为祭司并非通过誓言; \v 21 只有耶稣同时誓言确立,因为上帝对他说:“主已经庄严起誓,决不改变心意,你永远是祭司。”\f + \fr 7:21.\fr*\ft 引自《诗篇》110:4。\ft*\f* \v 22 耶稣既然是用誓言确立,就成了与上帝\f + \fr 7:22.\fr*\ft “与上帝的约定关系。”这里翻译了一个单独的希腊语,传统意思为“盟约。”但“盟约”这个词通常不会出现在日常语言中,因此已成为一个“上帝学”的词语。目前有很多这个概念和所使用的术语文章,经常会保留“盟约”的意思,因为似乎无法用更准确的方式解释这里的含义。盟约的概念在第 8 章和第 9 章中进行了全面介绍。替代词存在问题。“盟约”一词可以表示讨价还价的结果,但这里并非如此。同样,从人的角度来看,“条约”或“协议”可能指的是相互谈判。但这里这个词指的是上帝的行动,当然不是对等的。或许更好的概念是“约定有相应义务的承诺”,但这样的措辞会更加繁琐。\ft*\f*之间更美好约定关系的保证。 \p \v 23 从前那些作祭司的,因为死亡妨碍他们无法长久留任,所以人数众多。 \v 24 但由于耶稣永远长存,他的祭祀职位永不更改。 \v 25 因此,他能拯救那些通过他来到上帝面前之人;因为他永远活着,会为他们代求。 \p \v 26 我们就需要他这样的大祭司:圣洁,没有错误;纯洁,区别于罪人,在最高的天堂中有自己的位置。 \v 27 他不必像那些大祭司,天天先为自己的罪献祭,然后为人民的罪献祭;因为他献上了自己,就把这事一次而永远地做完了。 \v 28 律法所立的大祭司,都是不完美之人;但在律法以后,上帝用其誓言所立的儿子,却是永远完美。 \c 8 \p \v 1 我们所讲论的重点,就是我们有这样的一位大祭司,他已经坐在众天之上至尊者的宝座右边, \v 2 他在圣所和真正的礼帐幕中供职;这真正的礼帐幕是主建造的,而非人。 \v 3 因为所有大祭司都是为献礼和祭品而设立,所以这位大祭司必须也要有所献奉。 \p \v 4 如果他在人间,就不会作祭司,因为已经有按照律法献礼物的祭司了。 \v 5 这些祭司所供奉的地方,不过是天上的复制品和影像,就像摩西将要造礼拜堂的时候,上帝曾经警告他说:“你要留心,各样物件都要按山上指示你的那样去做。”\f + \fr 8:5.\fr*\ft 引自《出埃及记》25:40。\ft*\f* \p \v 6 但是,耶稣被赋予了一个好得多的事奉,既然他是我们与上帝之间更美约定关系的中间人,这约定凭着更美的承诺而立。 \v 7 如果头一个约定很完美,就不必寻求另一个约定。 \v 8 但上帝指出他们的错误\f + \fr 8:8.\fr*\ft 明确指出“第一个盟约”的失败,不是因为盟约有误,而是上帝的子民没有履行他们在盟约中的责任。\ft*\f*,说:“注意了,主说,因为那日子要到了,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订立新约定。 \v 9 这新约定不像从前的约定,那时候我曾拉着他们祖先的手,领他们走出埃及。因为他们没有遵守我的约,我就放弃他们。这是主说的。 \p \v 10 我要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是这样:在那之后,主说,我要把我的律法放在他们心里,写在他们的心上。我要作他们的上帝,他们要作我的子民。 \v 11 每个人都不需要教导自己的邻居,也不需要教导自己的家庭成员,不要说:你要认识主。因为所有人,从最渺小到最伟大,都认识我。 \v 12 我将宽恕他们的错误,决不记着他们的罪恶。”\f + \fr 8:12.\fr*\ft 引自《耶利米书》31:31-34。\ft*\f* \p \v 13 上帝既然说“一个新的约定关系”,就是把之前的约定废弃;那个约定已变成陈旧,即将消逝。 \c 9 \p \v 1 之前的约定也有它敬拜的规例和现世的圣所。 \v 2 会幕的第一个房间里有烛台、桌子和圣饼。这被称为 “圣地。”。 \v 3 穿过圣幕的第二层帐幔进入的房间,叫作至圣所, \v 4 里面有金香坛,有全部包金的“约柜”,\f + \fr 9:4.\fr*\ft 传统上翻译为“契约之舟”,这是一个木箱,象征着上帝与他的子民相遇、和解和达成协议的地方。\ft*\f*柜里有盛着吗哪的金罐、亚伦那曾发芽的手杖和两块石头约板。\f + \fr 9:4.\fr*\ft 通常认为是十诫的石刻板。\ft*\f* \v 5 上面是荣耀的基路伯,罩着施恩座,关于这一切,现在不能一一细说了。 \p \v 6 这一切物件都这样预备好了,祭司会进入第一个圣幕房间,履行他的职责。 \v 7 至于第二个房间,只有大祭司每年独自进去一起,他的祭祀还要带着血,\f + \fr 9:7.\fr*\ft 在《希伯来书》后半部分,经常提到血。它是为生命和死亡流血的符号,虽然献祭制度的原始意思就是其字面意思,但在《希伯来书》中使用的意思,代表基督通过生死和复活所完成的成就。\ft*\f*为自己和人民的无知之罪之罪,把血献上。 \p \v 8 圣灵借着这事表明,第一个圣地还存在的时候,进入至圣所的路,还没有显明出来。\f + \fr 9:8.\fr*\ft 这处陈述的意思有很多争议。一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:上帝通过耶稣的新启示,是新约——特别是希伯来书的重点,这段经文将耶稣称为上帝的完整启示,提供可以“访问”上帝的方式。这在旧制度下不曾有过(见耶稣在《约翰福音》14:6中的陈述)。\ft*\f* \v 9 这是给我们现在人的一个例证,让我们看见所献的礼物和祭物不能让敬拜者的良心更清明。 \v 10 它们只是宗教规定--关于食物和饮料,以及涉及清洗的各种仪式--这些规定是在神的新方式与他建立关系之前制定的。 \v 11 基督已经来了,作了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美好事物的大祭司;他进入更伟大、更完备的礼拜堂,这并非人手所做,也是不属于这被创造的世界。 \v 12 他不是用山羊和牛犊的血进入,而是用自己的血。他只进入一次至圣所,就使我们永远自由。 \p \v 13 即使是山羊和公牛的血或母牛的灰,洒在不洁的人身上,尚且可以使他们成为圣洁,身体洁净, \v 14 何况基督的血呢?他借着永远的灵,把自己无罪的生命献给上帝,他的血不是更能洁净我们的良心,脱离过往罪行,这样我们就可以事奉永生的上帝了? \v 15 因此,他作了新约定关系的中间人,借着他的死,救赎了人们在第一份约定关系中犯下的罪行,让那些蒙召之人,获得永远继承的承诺。 \v 16 凡要实施遗嘱,必须证实立遗嘱的人死了; \v 17 因为人死了,遗嘱才能确立,立遗嘱的人还活着的时候,遗嘱决不生效。 \v 18 因此,第一份约定才会用血立下: \p \v 19 摩西按照律法,向所有人民宣布了各种诫命,就曾用牛犊和山羊的血和水,朱红色羊毛与牛膝草,洒在律法书\f + \fr 9:19.\fr*\ft 律法书。\ft*\f*和人民身上, \v 20 他对他们说:“这就是上帝告诉你们,他想要与你们立约的血。”\f + \fr 9:20.\fr*\ft 引自《出埃及记》24:8。\ft*\f* \v 21 他还把血洒在圣幕和各样敬拜使用的器皿上。 \v 22 按着仪式的律法,几乎一切都要用血来洁净,如果没有流血,仪式上就无法洗刷罪恶的污点。 \v 23 如果照着天堂的样子去做时必须这样洁净,天上的物体,就应该用更美的祭品去洁净。 \p \v 24 因为基督并未进如人手搭建的至圣所,那不过是原始建筑的模仿。基督进入了天堂,现在替我们说话,显露在上帝的面前。 \v 25 他不必多次献上自己,好像大祭司每年进入至圣所,但他献祭的血并不是他自己的血。 \v 26 如果这样,从创世以来,基督就该受过许多次苦了。并没有:就在这一次,在这当前时代的末期,他通过牺牲自己消除罪。 \v 27 正如人只死一次,然后被审判。 \v 28 基督也是如此。他曾为消除很多人的罪而牺牲一次,他会再来,不是为了消除罪,而是为了拯救那些等待他的人。 \c 10 \p \v 1 律法只是即将到来之美好的影子,并非实物本身, 所以永远无法通过年复一年的反复献祭,让那些敬拜上帝之人实现正直良善。 \v 2 如果敬拜的人一次得洁净,良心就不再觉得有罪,那么,献祭的事不是早就停止了吗? \v 3 可事实上,那些祭品却使人每年都想起罪来, \v 4 因为公牛和山羊的血不能清除罪。 \p \v 5 所以,基督\f + \fr 10:5.\fr*\ft 原文只是简单地说“他。”耶稣所言来自9:24,9:28.\ft*\f*到世上来的时候,会说:“祭品和礼物不是你所要的,你为我准备好身体。 \v 6 燔祭和赎罪祭不会让你喜悦; \v 7 那时我说:‘上帝!看啊,我来做你让我做的事情,就像经书上记载的那些关于我的事。’”\f + \fr 10:7.\fr*\ft 原文意思“卷轴的标题”,意思是经文。引自《诗篇》40:6-8。\ft*\f* \v 8 之前说道:“祭品和礼物,燔祭和赎罪祭,都不是你想要的,不会让你喜悦。”(尽管它们都是按照律法要求献祭的)。 \v 9 然后他又说:“看哪!我来了,是要做你想做的事情。”他废除了第一个约定,建立第二个。 \v 10 我们通过这约定,借着耶稣基督一次献上他的身体,就已获得神圣。 \p \v 11 所有祭司天天事奉,反复献上同样的祭品,那些祭品永远不能清除罪。 \v 12 唯有这个祭司,进行一次永远有效的赎罪献祭,然后就在上帝的右边坐下来。 \v 13 现在,他只需等待他的敌人被征服,让他们成为他的脚凳。 \v 14 因为他的一次献祭,就让那些圣洁之人永远成为正直良善。 \v 15 圣灵也告诉我们,他这样说: \v 16 “主说:‘今后,我与他们所立的约是这样的:要把我的律法放在他们的心里面,写在他们的心上。’”他又说: \v 17 “我不再记着他们的恶和不法行为。”\f + \fr 10:17.\fr*\ft 引自《耶利米书》31:33-34。\ft*\f* \v 18 这一切被赦免后,就不需要为罪献祭了。 \p \v 19 所以,兄弟姐妹们,凭着耶稣的血,我们可以自信地进入至圣所。 \v 20 他通过其生死\f + \fr 10:20.\fr*\ft “他的生与死”:原意为“他的身体。”\ft*\f*给我们开辟一条全新的、永生的道路,穿越帐幔来到上帝面前。 \v 21 我们有一位伟大的祭司管理上帝的家, \v 22 我们良心的邪恶既然被洒净,身体也用清水洗净了,那么,我们就应该怀着真诚的心和完备的信,走近上帝; \v 23 因此,让我们紧紧抓住对别人讲述的希望,不要犹豫,因为上帝的承诺值得信赖。 \v 24 让我们想想如何激励彼此,去爱,去做善事。 \v 25 我们不可放弃聚会,好像有些人的习惯一样;要互相劝勉。你们既然知道那日子临近\f + \fr 10:25.\fr*\ft 原意为“那天。”\ft*\f*,就更应该这样。 \p \v 26 如果我们领受了真理的知识,还是故意犯罪,就再没有留下赎罪的祭品了; \v 27 剩下的只有恐惧,等待即将到来的审判,以及毁灭敌视上帝之人的可怕火焰。 \v 28 如果有人违背摩西的律法,凭着两三个证人,他仍然得不到怜悯,需要去死; \v 29 何况是践踏上帝之子,无视那让他圣洁的立约之血,把它当作俗物,滥用恩典之灵,你们想想,他会遭受怎样的惩罚? \v 30 我们知道上帝他说过:“我要确保正义得到伸张;我会给人们其应得的东西。”他还说:“主必审判他的子民。”\f + \fr 10:30.\fr*\ft 引自《申命记》32:35-36;《诗篇》135:14\ft*\f* \v 31 在永生神的大能下是很可怕的。 \v 32 回想从前的日子,那时,你们理解了真理后\f + \fr 10:32. \fr*\ft 原意为“开悟。”\ft*\f*,忍受了许多痛苦; \v 33 有时会被侮辱和攻击, 又要与那些受苦的人团结地站在一起。 \v 34 你们同情那些遭监禁的人;你们的家业被抢夺的时候,又以欢喜的心接受,因为知道自己有更美长存的家业。 \p \v 35 所以,你们不可丢弃坦然无惧的心,这样的心必有丰厚赏赐。 \v 36 你们还需要忍耐,好让你完成上帝的旨意,可以领受承诺的一切。 \v 37 “还有一点点的时候,他会来,正如他所说的,不会迟延。 \v 38 那些做正确之事的人,会因信上帝而活着;如果他们背弃承诺,他们不会让我感到满意。”\f + \fr 10:38.\fr*\ft 这引用了《以赛亚书》26:20和《哈巴谷书》2:3-4。显然,在这种情况下,承诺返回的人被视为耶稣。\ft*\f* \v 39 但我们不是那种退缩并最终迷失的人, 而是那些相信上帝会拯救我们的人。 \c 11 \p \v 1 我们对上帝的信,就是对所盼望之事的确定,是没有看见的事的明证。 \v 2 因着这对上帝的信,古人得到了上帝的称许。 \v 3 因着我们对上帝的信,我们明白整个宇宙是上帝命令建造的,也就是说,看得见的一切,可以看到的东西是由不能看到的东西构成的。 \v 4 亚伯因为相信上帝,献上了比该隐更美的祭品;借着这信心,他被上帝称许,认为他生活在正直良善之中。上帝通过接受他的献祭表明了这一点。尽管亚伯已死很久,仍然通过他的所作所为对我们说话。 \v 5 因为信上帝,以诺被带到天堂,让他不会死,人也找不着他,因为上帝把他带到天堂了。\f + \fr 11:5.\fr*\ft 见《创世记》5:24。\ft*\f*在发生这件事之前,他就被称为是让上帝喜悦之人。 \p \v 6 没有信,就不能得到上帝的喜悦;因为来到上帝面前的人,必须信上帝存在,并且信他会赏赐那些寻求他的人。 \p \v 7 诺亚信上帝,所以上帝向他警告一些之前从未发生过的事情。因为诺亚非常重视上帝的话,所以建造了一艘方舟拯救自己的家人。通过信上帝,诺亚表明世界是错的,作为奖励,上帝确认他正直良善。 \p \v 8 通过信靠上帝,当上帝呼唤亚伯拉罕去上帝将赐给他的土地时,亚伯拉罕听从了。他离开的时候,并不知道要去哪里。 \v 9 他信上帝,住在上帝承诺之地。作为一个外族人住在帐篷里,与他分享相同承诺的以撒和雅各一起生活。 \v 10 因为他等待那座有根基的城,就是上帝所设计所建造的城。 \p \v 11 因为信,撒拉\f + \fr 11:11.\fr*\ft 有些版本说亚伯拉罕。 l11:17. 当然了,以撒并非亚伯拉罕唯一的儿子。在希腊语中,这个词有“首要的”之意。\ft*\f*虽然过了生育的年龄,还是能够怀孕,因为她认为承诺她的一切是值得信赖的。 \v 12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几乎快死之人,竟然生出许多子孙来,仿佛天上的星那么众多,海边的沙那么无数。 \p \v 13 他们都死了,但仍然信上帝。虽然他们没有得到上帝承诺的,但仍然在远处寻找并迎接,承认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异族人,只是路人。 \p \v 14 说这样话的人,表明他们在寻求一个自己的国家。 \v 15 如果他们怀念已经离开了的国家,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。 \v 16 但是现在他们所向往的,是一个更美、在天上的国家。所以上帝没有对他们失望,并且很高兴被称为他们的上帝,因为他为他们建造了一座城市。 \v 17 因为信,亚伯拉罕在受考验的时候,把以撒献上;这接受上帝承诺的人,仍然准备好向上帝献上了自己的独生子;\f + \fr 11:17. \fr*\ft 当然以撒不是字面上的亚伯拉罕的唯一儿子;这个词在希腊语中表示首要地位。\ft*\f* \v 18 尽管曾有人告诉他:“以撒生的,才可以称为你的后裔。” \f + \fr 11:18.\fr*\ft 见《创世记》21:12。\ft*\f* \v 19 亚伯拉罕坚信,上帝可以让以撒死而复生。这件事在某种意义上而言确实成真了,亚伯拉罕的儿子死而复生, 形象地说。 \p \v 20 因为信上帝,以撒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,祝福雅各和以扫。 \v 21 因为信上帝,雅各临死的时候,分别为约瑟的儿子祝福,并敬拜上帝,靠着他的杖。 \v 22 因为信上帝,约瑟临终的时候,提到以色列子民出埃及的事,并为自己的骸骨留下遗言。 \v 23 因为信上帝,摩西出生后,他的父母将他藏了三个月。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特殊的孩子,所以不害怕违背国王的命令。 \p \v 24 因为信上帝,摩西长大了以后,拒绝被称为法老女儿的儿子。 \v 25 他宁愿选择和上帝的子民一同受苦,也不肯享受罪恶中暂时的快乐。 \v 26 在他看来,为基督受的凌辱,比埃及的财富更宝贵,因为他关注未来的赏赐。 \p \v 27 因为信上帝,他离开了埃及,不怕法老的忿怒;他坚定不移,双眼关注的就是看不到的上帝。 \v 28 因为信上帝,他遵循逾越节和洒血的礼仪,以免毁灭天使触碰以色列人。\f + \fr 11:28.\fr*\ft “天使”和“以色列人”根据上下文解读。\ft*\f* \v 29 因为信上帝,他们走过了红海,好像走过旱地一样;埃及人也试着要过去,就被淹没了。 \v 30 因为信上帝,耶利哥的城墙被围绕了七天,就倒塌了。 \v 31 因为信上帝,妓女喇合以和平方式迎接以色列的侦察之人,没有和那些不顺从之人一起灭亡。 \p \v 32 我还要再说什么例子呢?如果再要述说基甸、巴拉、参孙、耶弗他、大卫、撒母耳和众先知的事,时间就不够了。 \v 33 他们凭借对上帝的信,战胜了敌国,伸张了正义,得到了上帝承诺,堵住了狮子的口, \v 34 消灭了烈火的威力,逃脱了刀剑的锋刃,软弱变成刚强,在战争中显出力量,把外国的军队击退。 \p \v 35 妇女死去的家人复活;但也有些人忍受了酷刑,不肯接受释放,为的是要得到更美的复活。 \v 36 又有些人遭受了戏弄、鞭打,甚至捆锁、监禁; \v 37 被石头打死,被切成碎片,被折磨,被刀杀死。他们穿着绵羊山羊的皮到处奔跑、受穷乏、遭患难、被虐待; \v 38 他们是这世界不配有之人,飘流无定,在荒野、山岭、石洞和地穴栖身。 \p \v 39 所有这些人都因信上帝获得许可,却还没有得着所承诺的一切; \v 40 因为上帝已经为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,使他们若不跟我们在一起,就不能完全。 \c 12 \p \v 1 正因如此,既然我们身边有这么多人证明了他们对上帝的信任,让我们摆脱一切阻碍我们的东西,让我们摆脱诱惑的罪恶,让我们继续在眼前的道路上奔跑。 \v 2 我们应该继续仰望耶稣,他开始并完成了我们对上帝之信。因着他面前的喜乐,耶稣不顾耻辱背负十字架,最终坐在上帝宝座的右边。 \v 3 这位忍受罪人那样顶撞的耶稣,你们要仔细思想,免得疲倦灰心。 \p \v 4 你们与罪恶斗争,还没有对抗到流血的地步; \v 5 你们可曾忘记\f + \fr 12:5.\fr*\ft 或者“你忘记了。”\ft*\f*上帝好像劝自己孩子的话,说:“我的孩子!不可轻看主的管教,受责备的时候也不要灰心; \v 6 因为主只管教爱的人,会惩罚他的每一个儿子。” \v 7 受到上帝的管教时要有耐心,因为他把你当作他的孩子。哪个孩子没有经历过父亲的管教? \v 8 作儿子的都受过管教。如果你们没有受管教,就是私生子,不是儿子了。 \v 9 因为如果我们尊重管教我们的人间父亲,不是更应该接受那引领至生命的灵之父管教吗? \v 10 他们按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管教我们一段时间,但上帝这样做是为了我们的利益,让我们可以分享他的圣洁品格。 \v 11 被管教时,所有的纪律似乎都就很痛苦,而不值得高兴。但后来,这些管教让那些经历之人产生平安,这样他们就可以做善事和正确的事。 \p \v 12 所以,把下垂的手和发软的膝盖挺直起来;\f + \fr 12:12.\fr*\ft 引自《以赛亚书》35:3。\ft*\f* \v 13 要把你们的道路修直\f + \fr 12:13.\fr*\ft 引自《箴言》4:26。\ft*\f*,让瘸子不会扭脚,而是得到复原。 \v 14 你们要竭力寻求与众人和睦,并且要竭力追求圣洁。如果没有圣洁,谁也不能见主。 \v 15 你们要小心,免得有人失去了上帝的恩典;免得苦之因\f + \fr 12:15.\fr*\ft 见《申命记》29:18.\ft*\f*长起来缠绕你们,污染众人; \v 16 确保没有人像以扫那样淫乱或不信教,为了一顿饭卖掉了与生俱来的权利。 \v 17 你们记得,后来以扫想要承受祝福,却被拒绝了;他虽然带着眼泪寻求,还是无法改变他所做的。 \p \v 18 你们还未来到那座可以触摸的、实在的山\f + \fr 12:18.\fr*\ft 显然,这里可以猜出是西奈山。\ft*\f*。那里有烈火、密云、幽暗、暴风、 \v 19 号筒的响声和说话的声音;那些听见这声音的人,都请求上帝不要再向他们多说话; \v 20 因为他们承受不起那命令:“即使走兽挨近这山,也要用石头把它打死。”\f + \fr 12:20.\fr*\ft 引自《出埃及记》19:12-13\ft*\f* \v 21 当时显出的景象是那么可怕,连摩西都说:“我非常恐惧战兢。”\f + \fr 12:21.\fr*\ft 引自《申命记》9:19。\ft*\f* \v 22 但你们却来到锡安山和永恒上帝的城,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;在那里有千万的天使聚集, \v 23 你来到了名字登记在天堂的长子教会,来到了审判所有人的上帝面前,以及那些有着完整生命的良善之人面前。 \v 24 你已经来到建立新约定关系的中间人耶稣面前,还有他所洒的血。这血的意义比亚伯的血更大。\f + \fr 12:24.\fr*\ft 可能意味着耶稣以宽恕之灵洒下血,而在第一次谋杀的事件中,上帝以亚伯的血呼唤复仇。\ft*\f* \v 25 不要拒绝那说话之人。如果他们因在人间拒绝上帝而无法逃走,可以肯定的是,如果我们背离从天上警告我们的神,我们也逃不掉! \v 26 当时上帝的声音震动了大地;现在他承诺说:“我要再一次震动地,还要震动天。”\f + \fr 12:26.\fr*\ft 引自《哈该书》2:6。\ft*\f* \v 27 “再一次”表明那些被震动的一切,就会向被造之物一样被清除,让那些不被震动的一切可以留存, \p \v 28 因此,我们既然获得了不能震动的国,就应该感恩,按照让上帝喜悦的方式,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他; \v 29 因为我们的上帝就是毁灭的烈火。\f + \fr 12:29.\fr*\ft 引自《申命记》4:24。\ft*\f* \c 13 \p \v 1 愿兄弟姐妹之间的爱永远保持! \v 2 不要忘记对陌生人也表达爱意,因为这样做,有些人就会在不知不觉间迎来了天使。 \v 3 记住那些被关在监狱里的人,就像你和他们一起关在里面一样。记住那些被虐待的人,就像你和他们一起遭受肉体的痛苦。 \p \v 4 人人都应该尊重婚姻,丈夫和妻子应该彼此忠诚。\f + \fr 13:4.\fr*\ft 原意为“床没有玷污。”\ft*\f*上帝会审判淫乱之人。 \v 5 不要贪钱;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。 上帝自己说过:“我永远不会让你们失望;我永远不会放弃你们。”\f + \fr 13:5.\fr*\ft 引自《申命记》31:6-8;《约书亚记》1:5。\ft*\f* \v 6 所以我们可以自信地说:“主来帮助我,我决不害怕,别人能把我怎么样呢?”\f + \fr 13:6.\fr*\ft 引自《诗篇》118:6。\ft*\f* \v 7 记住那些向你解释上帝之道的领导者。再看看他们生命得到了,要效法他们对上帝的信任。 \v 8 耶稣基督昨天、今天、一直到永远都是一样的。 \p \v 9 不要被各种奇怪教义分心。心要被恩典说服,这样才是好的,不要被那些告诉我们吃什么的律法说服。\f + \fr 13:9.\fr*\ft 这里的词只是“食物”,但下面的内容表明,是指礼仪律法和允许吃的食物。\ft*\f*遵守这些法律之人,不会得到任何好处。 \v 10 我们有一座祭坛,坛上的祭物,礼拜堂中的祭祀没有权利食用。 \v 11 那些祭牲的血,由大祭司带进圣幕进行赎罪献祭,祭牲的身体却要在营地外焚烧。 \v 12 耶稣同样也死在城门外,用自己的血让上帝的子民成变得圣洁。 \v 13 那么,让我们也出到城外他那里去,受他曾受过的凌辱。 \v 14 因为在这里我们没有永远的城,我们却是寻求那将要来的城。 \v 15 所以我们常常要借着耶稣,把颂赞的祭品献给上帝,这意味着说上帝的善语,宣扬他的品格。\f + \fr 13:15.\fr*\ft 原意为“姓名”,通常指所描述之人的性质和性格。这里的英语表达的是“拥有一个好名字”,即品性。\ft*\f* \v 16 别忘记行善,与其他人分享你拥有的,因为这样的献祭会让上帝喜悦。 \v 17 遵从你的领导,按照他们的吩咐去做,因为他们关心你并为你负责。通过这种方式行事,让他们可以快乐——而不是悲伤地做这件事,因为这对你没有帮助! \p \v 18 请为我们祷告,因为我们深信自己良心无愧,愿意凡事遵行正道。 \v 19 我真的希望你们为我们努力祷告,好使我们能够尽快看到你们。 \p \v 20 那赐平安的上帝,是他用永恒约定的血让我们的伟大牧羊人、主耶稣死而复生。 \v 21 愿上帝为你们带来一切美好的东西,让你们可以遵行他的旨意。愿他与我们同在,通过耶稣基督,一起做他喜欢的一切,愿荣耀归于他,直到永远。阿门。 \p \v 22 兄弟姐妹们,建议你们关注我在这封短信中所说的一切。 \v 23 你们要知道,我们的兄弟提摩太已经释放了;如果他来得早,我就跟他一起去看你们。 \v 24 请问候你们的所有领导和所有信徒。在意大利的信徒来也问候你们。 \v 25 愿恩惠与你们同在。阿门。